竹山之巔,勁風拂動,趙林、孟菊衣袂,趙林盤腿打坐,孟菊昂然而立。齊美、風信子風列二旁,英姿颯爽。
趙林緩緩道:"當年開山仙尊曾雲,天下三珠五鼎歸我,則能號令江湖,協助大宋,剪滅蒙元。如今三珠已歸,鎮方鼎、聖力鼎已收,惟有逐草教的洪荒鼎,遊靈教的壓蠻鼎,化平教的招仙鼎,尚在敵手,這塊心病,不知何時能醫?"
孟菊說道:"洪荒鼎在魯姍姍手裏,她是你的姨妹,助紂為虐不為頭;壓蠻鼎在左丘燕手裏;招仙鼎在嵇傲手裏,聽說嵇傲臂殘後,功力下降,為防不測,悄悄把招仙鼎交給羅琴、蔡裘保管,並派化平猛士隊日夜守護,看管極嚴。"
趙林聽了,徐徐說道:"化平猛士隊重未染指江湖,一直呆在大理老窩,看家護院,但其戰力強大,不可小覷。我師傅幻空真人告訴我,一百年前,化平猛士隊曾經是江湖最厲害的團隊,那時化平教出現了十大高手,均在化平猛士隊裏,威不可當啊。"
齊美、風信子聽了,附和了幾句,彼此交談甚是融洽。
四人又說了一陣江湖之事,隻見趙翔、魏秀秀來到趙林、孟菊麵前,後麵跟著張侯。
趙林見張侯骨格清奇,飄然有仙家之概,遂問道:"先生是--"
張侯把自己身份說了一下,趙翔、魏秀秀把結識張侯經過,簡述了一遍。
趙林、孟菊、齊美、風信子聽了,甚是高興,趙林用手招了下張侯,示意張候到他身邊來。
張侯走到趙林身邊,趙林沉聲道:"張先生才學宏富,足智多謀,前身為大漢立國四百年,後身肯定能為大宋作出蓋世奇功的。近期大宋軍要大舉伐元,收複故土,望先生教我。"
張侯見趙林誠心求教,於是正襟危坐,侃侃而談:"大宋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文化昌盛,軍隊建設有章法,可以說各個方麵是天下模範。大宋軍的短板在於進攻能力有待改進,此次伐元,是一個係統工程,須整合各方麵力量,穩步推進。還有,大宋將士要增強狠勁,對敵人要狠,不能仁慈,因為戰陣之上,仁慈不能不飯吃。當年宋襄公在戰場上講仁義,結果兵敗泓水,教訓深刻。趙帥統領大宋三軍,隻要訓練出大宋將士的狠勁狠心,就能雄霸天下,立不世之功,揚萬世之名!"
趙林聽了,頻頻點頭,稱讚道:"先生宏論,精妙絕倫,趙林佩服!依先生之見,此番伐元,當先攻何處?後麵的操作如何進行,望先生不吝賜教。"
張侯朗聲道:"大宋軍主力分東西二路,西路軍首先攻打夏州,迫使元軍增援,采取圍點打援戰術,一舉殲滅敵之援軍,然後一鼓下夏州;東路軍主力集結在大都附近,在西路軍酣戰夏州之際,突然出兵,襲擊蒙元東部地區,在蒙古大草原上機動作戰。騎兵配置方麵,東路軍應該優先,至少要配備五萬鐵騎。"
趙林聽了,喃喃自語:"東路軍五萬鐵騎?現在大宋國所有的鐵騎加起來,隻有三萬多,如此看來,最近要加快鐵騎兵建設了。"
張侯徐徐說道:"兵不厭詐,趙帥可令小股部隊頻繁出動,不斷襲擾元軍。待鐵騎兵整訓完畢,正式大舉伐元。所以,從現在起,鐵騎兵的建設,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操之過急伐元,勝處不大!當年漢伐匈奴,首先擁有一支精良的騎兵,才能在大草原上千裏轉戰,追殲敵軍!"
眾人聽了,紛紛稱讚張侯的兵略勝人一籌,不愧為張良變身。
不久,趙龍夫婦、趙虎夫婦、趙飛夫婦、趙馨夫婦全部來到竹山之巔,最晚的趙虎夫婦,是第九天傍晚到達的。這樣,十日遊勝利結束。
競爭結果,趙翔、魏秀秀夫婦首先來到竹山之巔,其次分別是趙馨和林虎、趙飛和冉梅、趙龍夫婦、趙虎夫婦。
趙飛、冉梅向眾人介紹了廖羽,趙林大喜,任命廖羽擔任趙飛的副將,隨大軍北伐蒙元。
眾人在竹山之巔暢飲襄酒,唱軍歌,盡興而歸。
話休絮煩,趙林、孟菊一行回到襄陽府衙後,當日各自回家歇息。
第二天清晨,襄陽府衙議事廳裏,大宋北伐軍主要文武集中在一起,討論出師伐元事宜。
討論了一個白天,晚飯後,趙林當眾宣布出師伐元部署情況:
指揮中心:配備二十萬兵馬,其中步兵十萬,騎兵八萬,水軍二萬。這二十萬軍馬,作為大宋國最強大的野戰軍團,機動作戰。
總指揮:趙林、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