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頭,稀稀疏疏插著些"宋"字旌旗,從外麵看上去,把守的宋兵並不多,也就幾百號人。
張弘範、李恒率軍來到城下,見了這番景象,不禁暗自高興。
李恒說道:"宋軍疏於防備,乃大元軍之福。張將軍,下令攻城吧。弟兄們跑了這麼多天,累壞了,攻入揚州城裏,搶些吃的東西,好好吃一下。"
張弘範聽了,輕輕搖了搖頭,"李庭芝用兵雖然談不上有神級水平,但他頗得軍民之心。揚州城雖不大,但防禦工事很堅固。我幾次派出線人,想滲透到城內,了解宋軍布防情況,可就是入不了城。"
李恒笑道:"區區揚州城,不消大元軍三日強攻。李庭芝再詭計多端,這次也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
張弘範知道李恒的脾氣,十分火爆,說一不二,隻得說道:"李將軍,你點兵一萬,對揚州城進行試探性攻擊,如果順利,我率大軍跟進;如果不利,迅速撤回來!"
李恒答應一聲,點了一萬軍馬,攜帶攻城器具,氣勢洶洶開到揚州城下,開始了進攻。
不少元兵剛剛爬到雲梯中間,城頭上數聲炮響,冒出了不少軍民,擂木滾石紛紛打了下來,不少百姓用沸油、白開水倒了下來,一時間,不少元兵被打得焦頭爛額,慘叫著跌下雲梯,死傷一大片。
李庭芝雙手叉腰,立在城頭上,厲聲道:"元軍將士聽著,你們不在草原上好好過日子,跑到江淮撒野。告訴你們,你們這次南侵,注定要失敗!"
李恒和李庭芝交手過多次,深知李庭芝的厲害,急忙下令收兵。
回到營中,計點軍馬,折損了千餘人,還丟失了大量的攻城器具。
張弘範沉聲道:"嚐到宋軍厲害了吧,李庭芝智勇雙全,揚州城是他老巢,豈能不固守?"
李恒此時哪敢說話,因為元廷有規定,軍旅之中,下級不聽上級話的,上級隨時可以處死下級。
張弘範沉思良久,徐徐說道:"如今隻有兵分二路,一路在這裏呆著,拖住李庭芝軍,不管宋軍如何挑戰,堅決不應戰;另一路迅速渡江南下,渡船不夠,就遊過去。過江後,迅速入援贛州。隻要贛州在我們手裏,就能在嶺南站穩腳跟。文天祥縱然孫武再世,也奈何不了我們。"
張弘範撥兵八萬,讓李恒指揮,因為張弘範知道李恒的帶軍能力,猛衝猛打的戰役讓李恒打,這樣他省心不少。還有,隻有他在揚州城下,李庭芝才不會生疑。
老謀深算的李庭芝這回沒有算得過張弘範,被張弘範騙了一把,張弘範玩了回"草船借箭",在大營虛插旌旗,大營周圍深挖壕溝,構築了嚴密的防禦工事。
張弘範與李恒密議,八萬精兵過江後,讓李恒相機行事。
李恒想盡辦法,指揮八萬元軍悄悄渡過長江,直撲興國。
興國守軍隻有數千人,在戰力強大的元軍麵前,被打得找不到北,幾乎全軍覆沒。
文天祥聽說興國失守的消息後,沉思良久,決定立即點兵,靠近永豐的鄒洬。
此前李恒派遣輕騎,與鄒洬軍發生了小規模戰鬥,雙方均有一定折損。
永豐城內,文天祥聽取了鄒洬對前麵戰事的回顧,沉聲道:"李恒乃蒙元悍將,這次一定要取他的性命,才能遏止元軍的囂張氣焰。"
鄒洬奮然道:"文丞相,為了大宋戰勝蒙元帝國,我願率部與李恒軍大戰,請丞想批準。"
文天祥點頭道:"鄒將軍勇烈過人,我就安排你打頭陣。我決定在方石嶺設伏,全殲李恒軍!"
話休絮煩,且說李恒以為大宋保民團戰力不強,故爾膽子大了起來,窮追宋軍,數日後,元軍全部進入方石嶺。
文天祥親自立在方石嶺山頂上指揮戰鬥,他見元軍已經全部進入宋軍預設的伏擊圈,大聲命令:"開炮!"
轟!轟!轟!
宋軍炮兵陣地上,上百門霹靂炮響了起來,炸彈雨點般地打向元軍。
轉瞬之間,數千名元軍將士被炸死炸傷,山道上頓時亂成一團。元軍將士你擠我推,尋找逃路。
文天祥命令鄒洬帶領一萬突擊隊出擊,直衝元軍指揮中心。
李恒督軍,死戰突圍,宋將趙時賞、彭震龍、張汴、劉洙、林棟、吳文炳、蕭敬夫、蕭燾夫各率軍五千,從八個方向攻擊元軍。
雙方在方石嶺展開血戰,李恒揮舞宣花斧,力殺宋兵百餘人,衝出重圍,血染征袍。
趙時賞、彭震龍、張汴、劉洙、林棟、吳文炳、蕭敬夫、蕭燾夫為完成文天祥交給他們們擒殺李恒的軍令,緊緊纏著李恒不放。惹得李恒心頭火起,念動毒咒,嘴裏吐出千萬條劇毒蜈蚣,在趙時賞、彭震龍、張汴、劉洙、林棟、吳文炳、蕭敬夫、蕭燾夫身上狠命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