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辭職(1 / 2)

宋帝趙昺收到孟菊發來的戰報後,方知宋軍和掃魔隊通力合作,剿滅了遊靈教,穩定了中原局勢。

趙昺大喜,任命孟菊為兵馬大元帥、一品誥命夫人,指揮大宋所有軍馬。下詔大赦天下,釋放所有牢犯,拿出府庫中一半的金銀、物資,獎給北伐有功將士。所有行業歇業十天,隻玩不幹活,普天同慶,

這三道聖旨呀,深得民心,宋國軍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襄陽府衙議事廳裏,孟菊、齊美、張侯、季彬、趙馨、寧靈兒等人聚在一起,商議祭祀襄陽忠烈祠之事。

孟菊歎道:"想當年趙方、孟珙主政襄樊時,將星雲集,何等風光。後來我夫君遵循孟珙遺訓,整軍堅守,出師北伐,轟轟烈烈。可惜呀,半個多世紀的戰爭,不知有多少大宋軍民命赴黃泉,今日思之,惟有痛楚!"

寧靈兒勸道:"夫人切莫難過,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冥冥之中,老天都安排好了。如今滅了蒙元、逐草教、遊靈教、湖丐幫、分原教等強勁對手,大宋一統華夏,其功不遜於堯舜,縱然秦皇漢武再世,亦不過如此。大宋威儀,足可流芳百世。陣亡將士可歌哥泣,他們之英靈,澤被後世,當成華夏史上一卷壯烈史詩!"

眾人聽了,均稱讚寧靈兒評點恰到好處,值得宣傳。

孟菊緩緩道:"近來我頭腦昏沉,自知不能勝任兵馬大元帥之職。祭祀完襄陽忠烈祠後,我就寫辭職報告,交給陛下,要求退居二線,讓陛下另外任命。"

眾人聽了,默然無語。

張侯說道:"祭祀襄陽忠烈祠,不僅僅是襄樊地區軍民的事,也是整個大宋國的事。我建議大元帥寫份奏折,要求各地抽調軍民代表,到襄陽忠烈祠祭祀。"

眾人聽了,你一言,我一語,議論了一陣,一致同意張侯的這個建議。

孟菊命親兵拿來紙筆,當場寫了份奏折,內容主要是祭祀襄陽忠烈祠的事,另外把自己辭職的事一並寫在這份奏折裏,請趙昺無論如何,免了她的所有職務,讓她安心養老。

話休絮煩,簡短截說,這份奏折由趙馨揣在懷裏,親赴臨安麵聖,交給趙昺。

臨安大慶殿裏,少年天子趙昺端坐在龍椅上,文武百官分列大殿二邊。大殿正中央,趙馨拜過天子,聽到天子讓她起立後,朗聲道:"陛下,臣趙馨奉兵馬大元帥孟菊之命,親送奏折,請陛下禦覽。"

太監從趙馨手中取過奏折,遞給趙昺。

趙昺閃龍目,看罷奏折,開言道:"孤尚年幼,對軍旅之事不太了解。孟大元帥年事已高,堅決要求辭職。這,這可如何是好?"

右丞相陳宜中出班奏道:"陛下勿憂,勝任兵馬大元帥者,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趙昺問道:"陳愛卿,你剛才所言,勝任大元帥者,當為何人?"

陳宜中朗聲道:"趙馨!"

啊?!

眾文武聽了,望望趙馨,瞧瞧趙昺,還看看陳宜中,有的小聲議論起來。

趙昺微皺眉頭,陳宜中舉薦趙馨,這可難住了他。因為大宋開國以來,隻有孟菊做過兵馬大元帥,因為孟菊有這個資格啊。她是孟珙的胞妹,是趙林的第一夫人。孟菊擔任兵馬大元帥,非議者少。如今讓趙馨接替孟菊,擔任這個職位,掌管大宋國所有軍馬,資曆方麵,似乎欠缺了些。

這是趙昺的真實想法,很自然的想法。如果讓趙馨擔任兵馬大元帥,襄樊地區的將士肯定聽命,可其它地區的將士呢,那就難說了。

陳宜中見趙昺猶豫不決,進言道:"陛下,臣推舉趙馨擔任兵馬大元帥,理由如下。一、其父母乃大宋超級大英雄,出自將門,自幼習文練武,綜合素質高;二、伐元戰爭期間,她表現出色,斬將搴旗,立過大功;三、她多名家人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生命。陛下任命她擔任大元帥,是對趙氏家族的一種回報。還有些其它理由,隻是沒有這三條重要,我就不說了。"

眾文武聽了,大都讚成讓趙馨擔任大宋兵馬大元帥!

趙昺沉吟半晌,脆聲道:"朕任命趙馨擔任大宋兵馬大元帥,封趙馨為二品誥命夫人,欽此!"

趙馨神色平靜,下跪叩頭,沉聲道:"謝陛下!"

趙昺說道:"眾愛卿如沒別的要事,那就退朝了。"

陸秀夫出班奏道:"陛下,上次你說要到崖山海邊去玩,那裏要造個行宮。隻因那兒路遠偏僻,建造行宮困難,至今沒有造成。陛下,你看這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