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數據
類型:突擊步槍、自動步槍 .
口徑:7.6 .
彈藥:7.69 194中間型威力槍彈 .
彈匣容量: .
槍機:導氣式,回轉式閉鎖槍機.
空槍重:4. 公斤 .
全長:87 毫米(固定槍托型);645毫米(折疊槍托型) .
瞄準基線:78 毫米 .
槍管長度:415 毫米 .
膛線:4條,右旋,纏距4 .
射:6/分鍾 .
槍口動能:198 J .
槍口初:71 米/秒 .
有效射程: 米.
表尺射程:8 米 .
瞄準具:柱形準星準星,u形缺口照門.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設計的使用7.69 194式中間型威力槍彈的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可連射擊的樣槍(稱為Аk-46),他設計的回轉式閉鎖槍機,成為此後設計的Аk係列槍械閉鎖機構的原型。同年參加靶場選型試驗。經過一係列試驗與改進了導氣裝置與活塞係統,設計而成Аk-47,在風沙泥水環境中經過嚴格測試,1947年被選中定為蘇聯軍隊製式裝備,1949年最終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在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生產。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取代西蒙洛夫半自動卡賓槍。在195年Аk-47改變了機匣的生產方法,由衝壓工藝變為機加工藝。Аk-47開始大量裝備蘇聯軍隊。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所取代。從195年代到198年代,Аk-47係列是前蘇聯軍隊和華沙條約組織國家軍隊製式裝備。在198年代5.54口徑型Аk-74係列裝備前蘇聯軍隊後,Аk-47係列逐漸從蘇軍製式裝備中退出。
Аk-47突擊步槍屬於自動步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槍身短、射程較短,適合較近距離的突擊作戰的戰鬥。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通過活塞推動槍機動作。回轉式閉鎖槍機。7.6毫米口徑,射7.69毫米194型中間型威力槍彈,容量子彈的弧形彈匣供彈,保險/快慢機柄在機匣右側,可以選擇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射方式,拉機柄位於機匣右側。Аk-47的槍機動作可靠,即使在連續射擊時或有灰塵等異物進入槍內時,它的機械結構仍能保證它繼續工作。可以在沙漠、熱帶雨林、嚴寒等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保持相當好的效能。據在越南戰爭中把它放入水中幾個星期然後從水中拿出來上膛後仍能射擊。而且它的結構簡單,分解容易;容易清潔和維修,勤務性好;操作簡便。Аk-47主要缺點是,由於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底,槍管較短導致瞄準基線較短,瞄準具設計不理想等等缺陷,影響了射擊精度,米以外無法保證準確射擊,連射擊精度更低,實際上它可以滿足以遭遇戰為主的較近距離上突擊作戰的要求。
1959年投產的改進型號Аk(Аbтaт kaлaшhиkba дephииpbah,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缺點。同時,進一步采用衝壓、焊接工藝,合成材料,減輕重量,生產成本低,利於大量生產,除了退殼時針偶爾會斷外,故障率低。
Аk-47係列步槍名聞下是在-47和其中國的仿製品大規模地武裝北越正規軍和遊擊隊。這種自動武器在叢林環境中深受士兵信賴。在越南戰爭時期,據許多美國士兵丟棄手中的不適應熱帶雨林惡劣條件下的笨重的-47,隻是因為Аk-47係列步槍擁有非常優良的可靠性、容易控製而密集的火力。
蘇聯將Аk-47係列步槍及其及製造技術輸出到世界各地。由於Аk-47和其改進型令人驚詫的可靠性,結構簡單,堅實耐用,物美價廉,使用靈活方便,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軍隊或者**武裝都廣泛使用的Аk-47係列步槍。某些地區衝突的各方都非常樂意使用Аk-47。另外,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其中包括東德,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國(中國仿製型長時間被稱為56式衝鋒槍),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埃及、古巴、朝鮮等,進入1世紀它仍舊在生產。Аk-47的設計思路也影響了以色列、芬蘭、中國等多個國家步兵輕武器設計:如以色列加利爾突擊步槍、中國的81式自動步槍。Аk-47係列步槍是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武器之一。其廣泛程度在輕武器曆史上可能隻有毛瑟步槍和柯爾特左輪手槍可以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則因為Аk係列步槍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使用也被譽為“世界槍王”。
不足
雖然Аk-47係列步槍是世紀步槍行列中最耀眼的明星,但它畢竟是4年代的產品,從性能方麵,它也存在著許多不足:Аk47槍管纏距偏、4彈的彈形欠佳、槍彈撞擊目標時過於穩定,殺傷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