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匆忙吃完早齋,由方丈引領出寺院向山頂聚仙閣爬去。
老遠望去,聚仙閣下,菩薩坐在寶蓮台上,左手端甘露淨瓶,右手握揚柳枝,微笑看五人走來。菩薩身後一丈遠處,木吒恭恭敬敬垂手肅立。
五人緊走幾步,來到菩薩麵前,倒身下拜。菩薩說道:
“起來坐下說話。玉貞!經過這兩天人間悲慘遭遇,來到這風景秀麗,遠離塵埃清靜涼爽山中,定有許多感想,是不是已厭倦浮躁塵世,不想離開這山了?”
唐僧回道:
“不敢瞞菩薩,弟子卻有此想法,這本來就是弟子最想過最向往生活,與世無爭,清靜祥和。弟子雖有此想,絕不敢此時脫離塵世,致國家人民生死及玉帝菩薩先王重托於不顧,獨自躲在山中清靜享樂!”
菩薩應道:
“玉貞想法不錯,若果你現在知難歸隱,我這一關你就通不過,有許多使命重任等你去完成!我們閑話少敘,言歸正傳。”
師徒四人走近找座位坐好。
菩薩道:
“昨天說到自然科學是永恒的,是人類賴於生存發展動力基礎。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史,完全是隻重視社會科學而不重視自然科學典型代表。科學發明上,除有四大發明外,幾千年來再無其他重大發明創造,發明火藥,被別國造成槍彈大炮打中國人,中國二千多年前就已走在時代前列,中國文明發達時,別的國家還處在落後愚昧原始狀態中。後來發展緩慢直至停止不前,被許多國家超越,正是因為在戰國後期出了幾個社會學家,用各種條條框框限製了人們行動言行。發明創造成了異端邪說。當時條件下他們學說論點對社會有極大促進作用。中華民族先前一千多年,引領世界新潮流,和他們學說有極大關係。錯就錯在後人隨著時代發展而不加以選擇利用和改進,被某些別有用心人加以神話,作為奴役人民工具。
教育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基礎和希望,是人類社會探索大自然走向文明進步基石,學習內容方向目的決定了這個民族前進步伐。
看看你們幾千年來的教育。學習目的孔子說的很明白,就是‘學而優則仕’,學習好了將來能當官,後來引伸直白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豔如玉’。在這樣目的心態下讀書,自會把心思放在當官發財找女人上麵,十年寒窗苦後一旦高中入仕,自然要用加倍享樂把以前吃的苦補回來。
中國曆史上出了一百多個狀元,他們的文章沒有一篇成為不朽名作,足以證明他們的作品隻是統治者利益犧牲品,對社會發展沒起多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