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神木之淵(三)(2 / 2)

璧石縣原本不叫璧石縣,而是叫碧石縣。後來有人在碧石縣境內開采出一大批極品的玉璧,使其一夜暴富名揚黃炎,當即掀起一股開采玉璧的狂潮。再後來,碧石縣便逐漸被改名為璧石縣。

這件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事情,外人很少知道,聽馬仁義道出這樣一段有趣的往事,眾人都有些好奇起來:當年那人到底是開采出什麼樣的玉璧,竟能名揚黃炎,並且改變本地地名?

“嗬嗬,當年那些玉璧,如今早已不知所蹤。但據我璧石縣的地方野史記載,那是一些天然形成的極品璧。這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在於那些玉璧如同化石一般,裏麵的事物也似沉睡般栩栩如生。”馬仁義笑道。

“裏麵有東西?那還叫玉璧嗎?”

“事實上,那真的就是璧,不是琥珀,也不是化石,裏麵也確實有東西。”馬仁義一臉篤定,然後神神秘秘地問:“各位能猜到,裏麵是什麼嗎?”

“是什麼?”多數人對此還是有些興趣。

“幼年盤龍!”馬仁義語出驚人。

“盤龍?”

“怎麼可能!”

眾人不信,反觀與馬仁義同行的段天涯卻撇了撇嘴,顯然也是聽說過這個說法的,隻是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說罷了。

龍是傳說中的生物,如果那小小的玉璧裏麵竟封印著迷你小龍的話,確實是有些匪夷所思。

“嗬嗬嗬嗬,不過到底是不是龍並不好說。那件事情過去已經有些年代了,書上寫的也不是很詳細,不能全信的。”馬仁義知道自己剛才所說可信度確實不高,便補充了一句。意思就是這都不是他瞎掰的,是從書上看來的,有差錯也不怪他。

“馬兄,話也不能這麼說。書上敢這麼寫,自然有一定的依據。我猜想當年出土的玉璧就算不是封印著幼龍,也是大有來曆,否則也不會說消失就消失了。”魏成恭對於馬仁義之說頗有興趣,想了想如是說道。

“魏兄此話有理,在下也是這麼覺得。不過關於那些玉璧的記載,怎麼別處一字沒有,隻是在璧石縣的地方史冊上有些模糊的隻字片語,倒是有些令人費解的。”

“這有何費解的?想來自是此事事關重大,引起了那些強大門派甚至是三皇五古的注意。以他們的勢力,想要讓這盤龍玉璧沒有出現在黃炎過一般,根本就沒有任何難度。”

“關兄的意思是?”

“嘁,關某說得還不夠明白嗎?若真如馬兄所說,璧石縣真出現過封印著盤龍的神秘玉璧,多半是被三皇五古得去了。他們為了獨占這份機緣,自然也是滅口的滅口,焚冊的焚冊,想盡辦法封鎖消息,外麵的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關兄此話話不假,不過這種話你在咱們大家麵前說說也就罷了,千萬別傳到古族他們耳中,小心禍從口出!”魏成恭臉上流露出一絲忌憚,好意提醒道。

“這是自然,在下知道。”聽魏成恭這麼說,關姓武聖不動聲色地環視一周,表示自己知道其中利害。

黃炎國自建國以來便有‘三皇五古’的說法,三皇是指人盡皆知的白、方、江三大帝王世家,而五古不為常人熟知,不過從稱呼上就能夠看出,五古之所以為古,也許比三大皇族的曆史更久遠而神秘。

自古以來,黃炎國的國君盡出自三大皇族,輪番接替;五大古族雖然從來不即帝位,卻同樣手眼通天無所不能,偏偏還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與皇族平起平坐。

隻有少數世代生於黃炎城的民眾知道,‘三皇五古’之間關係莫逆,其中三皇掌握著至高無上的帝位和龐大的兵權,五古則掌握著黃炎城禁衛軍和巔峰戰力。

在民間隻有中低級功法流傳的情況下,黃炎國統治者掌握巔峰戰力絲毫不足為奇,畢竟他們擁有無數高級功法甚至是頂級功法。

關於這一點,所有的明白人都知道。

所以‘三皇五古’在黃炎國的統治地位是無法被撼動的,沒有人膽敢明目張膽地與之對抗,就連不利的言論也沒幾個人談及。

除非活得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