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七)義勇軍初陣 天道之論戰(1 / 3)

朝廷得大捷奏報,下敕令晉封皇甫嵩為都鄉侯(食邑城郊一鄉)。

對洛陽的威脅剛解除。

北路戰場卻鏖戰正酣。

先是幽州黃巾軍由東麵北上廣陽郡,殺死太守劉衛;接著張寶更從冀州派軍,由西麵的中山國攻入州境,斬殺了率兵趕來阻拒的幽州刺史郭勳。

幽州危急!

治所薊城。

鄒靖急忙召見劉備,“黃巾賊兩路交攻,太守、刺史均不敵被殺;廣陽賊眾更一路向北侵攻(薊城在廣陽郡北部),先頭已到大興山(在郡中南部),形勢火急。汝部人少便行,可速速前往抵賊,吾隨後更督大軍便到。”原來,當時刺史見形勢緊急,領兵先行,主管一州軍事的校尉鄒靖則在準備後續人馬。

玄德心道:果然和自己之前街上探聽的消息一致。

劉備領令。

“大哥,還不速去。廣陽乃燕國俺祖先故地,能在此打響生平第一仗,真乃幸事!”張飛極為興奮,躍躍欲試道。

張飛的先祖出自戰國末年一位駐守廣陽一帶的燕國將軍,由這位祖先遷移到涿郡(見《前傳》),張飛深以為自豪,對外常以燕人自稱。

劉備立即率領五百餘部眾,向南飛奔而來,直至大興山下。

在山麓下布下人馬。

見此山約三百仞(4、500米)高。

向上望去,一杆大大的黃旗矗立於山頂,上書“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八個大字——便無其他。除了大風吹拂旗幟發出的嘩啪作響聲,四下十分安靜。

這種靜,讓玄德本能地感到了不對勁。

“哼,草寇不過如此!知道我們兄弟要來,怕得都躲沒影了吧。”見此場景,張飛不屑又不無失落道。

“三弟不可輕敵,若真如此斷不會獨將大旗放在此,恐有埋伏。”關羽一邊觀察,一邊對張飛道。

正說間,突然山上隆隆作響,土塵揚起,隻見無數人眾從山背後翻出,全部披發,頭裹黃巾,滿山遍野,盡打黃旗,操著兵器,呐喊、呼嘯著,瞬時直朝山下衝來——

玄德不禁吃了一驚。

山在搖動,地在顫抖。

黃巾軍邊衝邊將陣勢展開,如滾滾山洪,麵對麵,急速傾瀉,直撲過來。

三人生平第一戰就以這樣的形式,突然開始了。

讓人立刻就身處其中,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

進入狀態,直奔主題!

劉備猛省過來,“迎戰!”和平常相比,聲音明顯有些變音。

張飛聽得真切,對關羽道:“二哥,大哥似乎有些……”

“住嘴,那是龍之聲!”關羽喝道,催動坐騎,一馬當先,拖動青龍偃月刀,正對著向黃巾軍滾滾軍陣衝去。

張飛懊惱道:“二哥,你偷跑搶先……等等俺!”揮動丈八蛇矛衝了過去。

玄德見兩位義弟已衝出在先,也舞動雙股劍殺了過來。突然,他抬眼又注意到了一下山頂那杆醒目的大旗……

張飛的坐騎墨追(見《前傳》)馬快,急速殺入敵陣,見前方正對一將,頭裹黃巾,腰紮黃色大帶,高舉長槍,打著“鄧”字旗號,截了上來。

張飛厲聲大喝道:“來將通名!”

那將聽得張飛之聲,真如平地突起一個炸雷,不禁心驚魄散,回道:“我乃程遠誌大帥麾下副將鄧茂!”催馬挺手中槍直刺而來。

張飛怒道:“爾等賊寇好生無禮!未等對方通名完畢便較量——我乃燕人張飛是也!下地獄前給俺好好記好!俺矛下可不斬糊塗之鬼!”

圓睜環眼,哇哇怪叫,直取鄧茂。

戰不三合,張飛抬手一矛刺中心窩,鄧茂翻身落馬而死。

“嘿!俺老張開張也!”

這邊關羽舞動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撥開麵前黃壓壓湧上的黃巾軍卒,如劈波斬浪,徑直朝彼陣盡頭帥旗而來。

“程”字帥旗下正是幽州黃巾渠帥程遠誌。程遠誌身穿重甲,肩披黃色披風,手提大刀,十分顯眼。正催動人馬衝殺,忽見一赤麵大漢,長髯飆動,兩眉直豎,雙眼圓睜,兩道寒光電射,如利劍般死死鎖定自己,一言不發,手中拖定長杆大刀,如離弦之箭朝自己迎麵隻顧奔來,不禁駭得汗毛倒豎。

正想要舉起手中大刀迎戰,為時已晚,瞬時,來者已到眼前,程遠誌剛要張口,一道寒光從來人身後而起,劃過半空,向自己迎麵落下……

立時被揮為兩段。

“敵將討取!”

黃巾之眾,目睹戰陣上一下副將和主帥俱都被斬了,頓時大亂,毫無戰心。紛紛掉過頭來,往身後的山上而逃。

關羽、張飛引部眾在後麵緊緊攆殺。

忽聽山上喊殺聲起,隻見那杆矗立在山頂的黃巾大旗滾落山來,原來劉備觀察了戰場地形,秘密帶一百人馬,從側麵繞到山後,登上山頂埋伏。

山頂朝下放起箭來。玄德部眾的幽州少年很多都是射箭的好手,居高臨下,像平時射殺野雉、野兔一般。

黃巾軍被上下夾擊著,上山無門,後退無路……

玄德軍初陣大勝,斬首數千,餘者皆降。

義勇軍武威建立。

“嘿嘿,不愧是大哥,會用計。”張飛爽朗道。

隻見張飛從懷裏掏出一塊布帛,又喚來隨軍文書,拿出筆墨,在上麵記道:“斬黃巾軍副將鄧茂,年月日。”

“二哥,你斬的那人叫什麼?”張飛一邊興奮地記著,一邊問關羽道。

“吾不知也,你抓個俘虜一問便知。想此等無名鼠輩,空汙青龍刀耳。”關羽眯著眼,端詳著插在地上的寶刀。冷豔鋸經過血的洗禮,泛著寒光,愈發冷豔。

鄒靖督大軍趕到,玄德說起戰鬥情況,鄒靖聞聽,又見戰果,大喜,讚譽了劉備部,並記下戰功。

接著,劉備又隨鄒靖四處轉戰,前後共曆大小二十餘戰,終於基本掃平了幽州的黃巾主力。

再說北中郎將盧植正率大軍在冀州與張角兄弟的黃巾主力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