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曠世之約】(1 / 2)

見王決當真拜自己為師,張白反到有些後怕起來,也不知今日這決定是不是太過草率了。離席扶起王決道:“折煞張某了。不過,張某胸中所知,隻怕太子提不起興趣。”

王決卻不在意,笑道:“羅蕭說師父天下第一的見識,若是師父能跟我進京,也不知跟麗妃娘娘想比,誰要更甚一籌。”

幸好張白從寧琪口中得知麗妃此人,要不然今日可有出醜了,當下微微一笑,道:“張某比不上麗妃。是了,小決今年生辰過了沒有?”

如今王決對生辰可算極為敏感,隻因洪德帝說了,到時將有一場關鍵之戰,事關存亡,而張白這般隨意一問,令他心中一喜,莫非此人身在野,心在朝,竟能洞察先機?忖度片刻,王決如實道:“還未過,今年八月十六,乃是我生日。”

如今還是四月初,看來還有四個月時間。方才已對太子說了,早跟晴晴成了婚,而今看來,想要娶回晴晴的話,以晴晴的身份,光隻孝康王答應恐怖是不成的了,還得皇上點頭。而要是依照孝康王的意思,要張白達成他兩個條件,他便請求求皇上賜婚。而眼下若能攀上太子,由太子出麵來管管這檔子事,所謂的幾十萬兩的彩禮,是不是就可以省去?幾十萬兩,可不是現代的幾十萬,能拿來投資的話,有了官府的支撐,差不多是穩賺不賠的,張白是個商人,自然大為心動。

眼前太子既主動送上門來了,隻要把握得當,的確是個不小的契機。

張白站起身來,背對王決道:“太子殿下可是我大王朝未來的皇帝,能拜張某為師,實在榮幸之極。”

王決道:“這世上風雲變幻,實在無人可測,這史上身為太子,卻無緣皇位的,屢見不鮮。由羅蕭引薦,我隻想要師父助我登上皇位。”

王決初次見麵,便放出此語,可想羅蕭在背後花了多少說辭,也由此可見,這太子畢竟年幼,求賢若渴,太急了些,便丟了幾分沉穩。原本張白並不關心朝廷之事,但今日聽王決一說,加之之前又聽姚九日說過,朝中兩位王爺都不安生,覬覦皇位已久,隻怕是真有其事。此等大事,太子也不會信口胡說。

張白腦中一動,這太子是不是也是一個可居奇貨,且比當年的嬴異人成本更低,利潤更大。而自己也跟呂不韋不一樣,一心權勢。畢竟張白多了千百年的見識,雖然真論天賦,未必比得多呂不韋和商萬申,甚至是王家的王銳,但有些時候,並非是靠一點天賦就能成事的。在天賦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靠的就是見識和運氣。

張白不得不信運氣,要不自己也不會人品爆發穿到這個時空了。

張白回過身來,望著王決笑道:“難得小決如此抬舉,但也須知曉,這世上渴望權勢者實在太多。譬如當年西漢江充,一身邪門歪道,實在是禍國殃民,小決不怕張某也是這類人麼?”

王決望了羅蕭一眼,正言道:“我自小到大,從未有過一個知心好友,旁人皆是對我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唯有羅蕭,能放下君臣之別,敢跟我放開心坎的說話,乃是真心我著想。我問羅蕭,哪來這等膽識,羅蕭便說了張師父,若是連羅蕭也信不過,我便隻能信我自己了。若是這世上竟沒有我可信任之人,未來那皇帝的位置,我自問也坐不上去。”

王決此番慷慨之詞,語調激揚,感染力委實不弱。至少羅蕭聽了,已然感激涕零,頻下忠心。張白為他拍手叫好,讚道:“說的秒,你既信我,十分感謝。但我實在不願做官。”

王決聽了他前半句,覺得他差不多該要答應了,猛然聽到後半句,簡直有些不相信。王決好說歹說,可算給足了麵子,張白再不領情,未免太不識抬舉了。當下斥道:“做官難道不必做生意強麼?”

張白見他動了薄怒,也不顯驚慌,說道:“這世上大多數人,自然是覺得做官遠遠好過做生意。但是總有些人腦子裏想的東西,偏偏跟旁人不一樣。可惜張某就是其中之一。我便問問小決,如今有兩種生活,你該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