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通商與否】(2 / 2)

而孝康王平日思維嚴密,極少落下可供人追究的口實。但今日之事,實在事關重大。隻要兩國一旦全麵通商,屆時蜀商首臨之地,便是星沙跟江漢。而這兩座城池,恰好在孝康王的封地之上。蜀人喜好在兩國邊界鬧事,乃是眾知之事。本來莊平王的封地福建省內,老是有倭寇滋擾,令莊平王頭疼不已,每年須得耗費不少錢資和軍備在抗擊倭寇身上。是以這些年以來,福建之地雖不差於湖廣,但是莊平王的實力一直比不上孝康王,可謂心中惱恨已久。

這次趁著蜀、王兩國通商之際,終能好好牽製孝康王一下。畢竟蜀國還有個商萬申,當年商萬申以商道撼動朝政的事跡傳遍天下,可不是人胡謅出來的。如今要事商萬申進軍王朝商界的話,星沙跟江漢兩座城池勢必要給攪的風生水起,孝康王自然也少不了影響。而現在,莊平王的大計施行在即,能多牽製孝康王一點,算是一點,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莊平王都不會放過。

洪德帝右手一擺,厲聲道:“不必說了,朝堂之上,凡事得有章法。王丞相,剛才你一直沒說話。不知你有何高見?”

丞相王鳴踏前一步,躬身一拜,才道:“微臣對商道懂得不多。但是受家中小弟影響,也略知一二。此番蜀國明言通商,實則是跟以商道控製瓊台是一個道理。隻不過瓊台董必才突然硬氣骨頭,變了性子,斷了蜀商的生財之道,使得蜀商铩羽而歸。但如今若是皇上答應通商,那便有了蜀商大展身手之地。光是那商萬申,舍弟曾說,隻有三成把握能勝過他,而舍弟那般說,多半還是因為在王朝之內少遇敵手,過度自信使然。真要答應通商的話,以商萬申的本事,造出一些事端,且使得蜀國站在有理一方,也非是什麼難事。再者,蜀國通商一心昭然皆知,依微臣愚見,不可讓蜀國得逞?”

洪德帝眉頭一皺,問王鳴道:“丞相所言不假。那依丞相所見,若是朕拒絕了蜀國通商之請,會當如何?”

王決苦思片刻,回道:“蜀國亡我之心難消,此舉行不通的話,自會另挑起事端。再者,若我是蜀人,隻要等到時機,何須什麼借口,直接出兵便是。微臣聽說,瓊台董必才派了個兒子替他麵聖,那兒子乃是他最為器重的,想必蜀國的探子也探到了此事,甚至是董必才一早就更蜀國給挑明了。這才迫得蜀國想先取下湖廣一帶,再取瓊台。是故微臣以為,說不準蜀國此次通商之請,不過是個障眼法,實則蜀國已在暗中謀動,隻等時機而已。”

洪德帝麵帶憂色,大聲道:“還有哪位卿家有話要說麼?”孝康王、莊平王、王鳴三人起了頭,大致上把眾人想到的沒想到的都給說了。餘下眾官均是默然,低頭不語。

洪德帝微微點頭,向張白問道:“你可聽明白了。你也說說看吧。”

“是。”張白也學著那三人的樣子,跨出行列,朗聲道:“小民以為,此次通商,不妨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