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台下的熱心支持者們,電視機前的廣大民眾,我今天在這裏要舉行一場主題叫做《戰與不戰》的演講。可能您一聽這個題目心中就有了數,我所說的內容自然是有關於戰爭的問題。而‘戰爭’這兩個字,正是最近幾十年以來未名國的同胞們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個詞彙。
但是,戰爭也不可能永遠離我們遠去,一個多月以前所發生的推翻康賢前總統的事件,至今還曆曆在目。當然,這也並非我今天在這裏所要說的重點。在繼續進行演講之前,首先我要在這裏宣讀一份,昨天下午由我和各位實權派上層領導人所共同擬定出來的動議。它是在經過多方麵討論以及磋商之後,才最終由臨時內閣秘書處起草出來的。此外,這份動議將會在本周六提請國家議會會議進行表決。
‘經過各方麵慎重考慮之後,臨時內閣向議會提請建議,希望派遣一支由兩個常規艦隊以下規模所組成的戰鬥部隊,前往曾經與我們失去聯係多年的衛星移民前哨站包子山,負責收複並解放那裏的十多萬骨肉同胞們。具體調撥經費的問題,將會由軍方以及臨時內閣自行解決。’
以上內容便是動議的全部,雖然僅僅隻有幾句話而已,但是我相信它定會在全國民眾間掀起一場新的討論,討論‘我們究竟該不該出兵?’
因為過去與外星人長期開戰的緣故,厭戰情緒在我們的國家中由來已久。但是在這裏我卻必須要闡明一個大家都應該懂得的道理,那就是戰與不戰本身所要遵循的客觀因素。
我想大家因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正義的戰爭’。從本質上來說,這句話其實沒有錯,也可以說完全正確,但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結論卻並不一定能夠帶來完全正確的結果。就好像我們經常說,‘人類是一種不完美的生物’一樣。難道就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我們每個人就必須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感到羞恥麼?顯然不是。
所謂的現實真理在某種條件下反而會變成謬誤,就好像謬誤在某種情況底下也會有它一定的存在價值一樣。所以,曾經有哲人說過,真理其實是一種根本達不到的東西。或者也可以講成另外一種解釋,我們所認為的真理,實際上隻是一種從謬誤到真理的過程,是人類認識層麵上的不斷發展,又或者可以理解為從相對真理到絕對真理的某一時間階段。
話題有點扯遠了,下麵還是再來繼續說一說我們到底應不應該‘戰’的問題。有戰爭必定就會有流血有死亡,既然有流血就談不上正義與非正義了。可是即便如此,為什麼人類世界一直以來仍舊戰爭不斷呢?而且每一次戰爭的發動者,都要編造出一大堆他們所謂的‘發動戰爭的正當性’。這其實也可以歸咎為人類本身的不完美,所以,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討論是否因當參與戰爭或者是愛好和平的問題。在這樣不完美的人類世界裏,隻有獲得軍事層麵上的製衡才能夠換來較為長久的和平,而這種製衡的天平卻往往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向其中的一方傾斜。
此外,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國家軍隊有義務保衛國家的主權以及領土完整,而包子山本來就應當是屬於我們國家領土主權上的一部分。可是現在,它卻並不受我國法律管製以及我國政府的約束,這與聯邦向外星人所發動的根本找不到法理依據的那場戰爭根本就是兩回事。
作為臨時內閣的首腦以及國家議會議長,我具有尷尬的雙重身份,因此本人不會參加明天的會議投票。即便如此,我想大家也都清楚,這個議案的通過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是,我還是要在這裏呼籲各位民眾,支持我們所作出的本項決定。拯救自己的同胞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的義務。一想到那十萬包子山同胞,至今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想大家即便是冒一定風險其實也是值得的。
我自己也曾經是一名職業軍人,參加過幾次局部戰爭,如果現如今我仍然在服役的話,一定會義無反顧的搶著去參加這次的解放行動。至於戰與不戰的問題,我想大家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應該像我一樣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