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當年的事情,老蕭特不免有所感傷,臉色也漸漸變得陰鬱起來。聆聽的眾人自然也很快融入到了這種氣氛之中,都開始各自思考起一些問題,導致臥室內一時間靜得有些可怕。
良久,李元開終於打破沉寂,再次發問道:“蕭特爺爺,雖然霍爾大權在握卻一直也沒有難為過您,想必他對查爾斯的父親以及您本人還是抱有一些感情因素在心裏的,這家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霍爾麼?雖然他後來自稱‘國王’,至今仍然非法統治著包子山,不過我還是習慣於叫他斯蒂芬。”老蕭特稍顯惋惜地說,“這個孩子原本並不是現在這樣,他也曾經擁有夢想、充滿正氣,是一個非常容易使他人對其產生好感的家夥。隻可惜,後來我慢慢察覺到,在他的性格當中存在著比較致命的缺陷,這才導致了後來的誤入歧途。當他對某件事情感到悲觀失望的時候,他的選擇往往並不是準備如何努力去改變它,而是一味地恨天怨地,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最終他也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徹底放棄了以前的正義信念。至於他對我家網開一麵的事情,我想這其中確實有一些念及當年舊事的成分。”
聽到這種說法,李元開並不覺得意外,因為他始終也不認為天底下真的有傳說中那種‘魔鬼附身’式的人物。史書上所記載的絕大多數所謂‘十惡不赦的家夥’,往往隻是被當時或是後世的官方或者民間嚴重妖魔化了而已。就如同官方和民間喜歡製造聖人一樣,人類也總是喜歡塑造出一些與之相反的魔鬼形象,其實這兩種極端型人物在真正的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
當人類的理性漸漸占據了社會主導權的時候,沿用了幾千年的‘聖人治國’理念被徹底拋棄掉了,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產生出現代的自由民主思想。隻可惜,人們隻是否定了活在現實當中的那些所謂的‘聖人’,而那些曆史上塑造的‘聖人’們卻依舊像神明一樣受人供奉;更可悲的是,不但古時候的那些‘魔鬼式人物’沒有被重新視作為人,就連現世當中的惡人們往往還是會經常被大眾傾向於妖魔化,成為新的‘魔鬼’。
胡思亂想了一陣之後,他忽然又聽見坐在身旁的查爾斯起立發問說:“爺爺,我父親在當年的事件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還能有什麼,自然是打手、幫凶之類的角色,否則他又怎麼會獲得‘子爵’頭銜?在這件事情上我並沒有什麼可說的。”老蕭特道。
查爾斯完全不相信,道:“我始終認為,父親他隻是被霍爾挾持著不得不服從罷了。雖然他很早便離我而去,但小時候他所給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還清晰可見,那時候他總是不斷地告訴我說,做人必須要堅持維護正義,不要昧著良心做事。而且,父親他還總是會提到您,說您是一位非常好的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