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無法議和的?”劉表得意的一笑,從袖中掣出孫權的那封密信來,“你們兩位且拿過信去瞧瞧?”
“嗯?”蔡瑁疑惑的接過密信,與蔡琿一同展信一觀,卻不由得齊齊變色。
密信上的內容,自然是孫策昨夜的說辭。
隻要蔡家交出《太平清領道》、東去神戟和五十萬軍餉,孫權承諾可以說服孫翊退兵,從此兩家各安其分。
劉表笑道:“兩位將軍覺得此議案如何?”
蔡琿冷笑一聲:“大人不要上當,這是江東的離間之計。”
“離間之計?”劉表不解道,“這話從何說起?”
蔡琿沉聲道:“孫權信中指名點姓,索要《太平清領道》和東去神戟,那《太平清領道》正在小人懷中,這一點小人承認。因為小人也算是於神仙半個弟子,繼承師父衣缽,也屬正常。但那東去神戟......小人發誓,真的是見所未見,想拿也拿不出。
而如果小人跟大人您直接說小人沒有這些東西,大人肯定心生嫌隙,認為我蔡家是想推波助瀾,借機掌握荊襄兵權。如此一來,豈不是將帥離心,正中了這人的離間計麼?”
“有道理。”劉表點頭道:“那東去神戟真的不在你府上?”
“真的不在。”蔡琿說著,心中卻閃過一絲疑惑,劉表如此認真的確認一把武器的下落,目的是什麼?
蔡琿還沒想出結果,外麵有侍從道:“荊州,門外蒯越先生求見。”
“異度來了?”劉表的語氣充滿了意外,但表情卻好像早已經料到了,“來,請異度先生進來。”
不多時,蒯越捧著一個武器匣進了密室,見到劉表,蒯越上前施禮,遞上武器匣:“荊州,屬下不辱君命,從蔡家搜出了孫策的‘東去神戟’,特來回稟荊州。”
“哦?”劉表意味深長的笑道,“很好,異度費心了。”
說著,當著蔡琿蔡瑁的麵打開武器匣。裏麵,孫策那把造型別致的短戟赫然躺在其中。
劉表斜目看了一眼蔡琿,蔡琿早已經麵無人色。
明白了,這酒局本身就是一計。
這封密信,自己一眼就看出是離間計了,劉表就算不及自己敏銳,但他肯定不是傻子,他會看不出來?
但是......看出來以後,這胃口大開的老家夥,卻倒想利用這離間計。他想故意中計,以達到削弱蔡家的目的。
甚至......蔡琿懷疑,這東去神戟,就是劉表安排放進蔡府的。
但是蔡琿轉念一想,卻轉而佩服起孫權來。
劉表這招雖然讓自己防不勝防,但那是因為劉表畢竟是蔡家的頂頭上司,他要陷害蔡家,太簡單了。
真正可怕的,反而是孫權的這封信。
離間計,這在兵法上屬於“陰謀”的範疇。但是這孫權,卻硬生生的將陰謀當做了陽謀來用,所謂“陽謀”,就是當事人明明知道這是一計,卻還是沒能阻止他發生。
孫權分明是看準了劉表和蔡家矛盾尖銳,所以才兵行此招。
如今,蔡家能走的隻有兩跳路......
下策,是交出部分兵權以自證清白。
至於上策......
蔡琿抬起頭看向劉表:“東去神戟一出,琿知道大人心中對我蔡家必有所猜疑。為了證明蔡家之忠誠......琿願立下軍令狀,帶蔡家提拔之武將,率軍兩萬前往江陵抵擋孫翊。若蔡琿多用一兵一卒,大人可以立刻斬下蔡琿人頭,交給江東作為求和之用。我想,一個殺父仇人的頭,比起兩件遺物,應該更能表現大人求和的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