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感情一切盡在不言中,隻有暢快淋漓地喝酒方可表達。
雖然有幾個戰友平時不怎麼喝酒,但今天也都沒有落後,你敬我、我敬他、他敬你,好不熱鬧。
胡四炮的酒量,在部隊時就在戰士們尤其是班長當中有傳聞——“四炮不倒”。而且這“四炮”就是不管你用多大的白酒杯,他都能喝上四杯,這酒杯小的幾錢,大一點的二兩五、三兩三,再大點的半斤、六兩,都能行。在他麵前,酒杯隻有杯數多少,沒有大小之分。
傳得最響的,是他在2003年參加部隊駐地海威市迎新年長跑友誼賽奪冠的那次,比賽結束後的中午,團隊為了慶賀他戰勝軍地長跑健將一舉奪魁,團參謀長召集司令部的股長和參謀、參加友誼賽的幾名戰友一起慶功,在參謀長和司令部幾名領導的輪番轟炸下,當時用六兩的杯,他照樣喝下了四杯,喝完後自己還坐了近兩個小時的中巴車返回連隊。這一光輝事跡如同他的軍事素質一樣,很快被大家傳為佳話,令他“四炮”的威名更加響亮,不僅在海岸團赫赫有名,而且在已經退伍的戰友中也流傳甚廣。
因此,今天的接風宴,自然又是四炮不過關,即使是用的是當地的瓷碗。
他敬一下、你敬一次,很快他已經是兩碗見底,即將進行第三碗。
通過前兩碗的流水作業,胡四炮也相繼了解到戰友們退伍回鄉後的情況。擊錘由於在部隊光榮入黨,回鄉第四年也就是2005年,被推選為果嶺鄉周家屯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炮閂由於當兵前就已大專畢業,退伍後直接被安排到果嶺鄉當上了農業技術員;送彈棍和膛線都進了派出所當上了聯防隊員,不過送彈棍在果嶺鄉派出所,膛線是鄰鄉人則進了顧河鄉派出所;瞄準鏡當起了網吧小老板,在周邊多個鄉駐地開辦了連鎖網吧;炮對鏡、拉火索均被選進了村“兩委”班子;引信、增程彈等四名戰友在縣城的企業上班,下午聽說胡四炮回來後,專程請假趕過來為胡四炮接風;剩下的五名戰友有的在家搞起了茶葉、果樹種植,有的從事養殖,有的在鎮上企業上班;另外那些沒有參加接風宴的戰友,都去了大城市打工,有的去了省城長安,有的去了京城,有的去了申滬,還有的去羊城、深港。
總之,戰友們都有了自己的一份事業,有幾位都已經結婚生子,當上了爹。
當第三碗酒斟滿後,胡四炮端起酒碗向戰友們表示感謝,真誠地說道:“各位兄弟,我昨天剛剛到家,本來想過段時間,等安頓下來,再聯係你們的。想不到在幾個混混的幹擾之下,驚動了大家,讓大家匆匆忙忙組織這頓接風宴,兄弟我非常高興、非常開心,不枉戰友一場,我幹了,兄弟們隨意!”
說完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咕嘟……
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到10秒種,一碗白酒就已經滴酒不剩。
喝完,胡四炮雙手擎著碗口向下一翻,“哈,爽啊!”
“一、二、三,幹!”在場戰友被他的豪氣所感染,不約而同地喊起軍人特有的喝酒號子,紛紛舉起酒碗,仰頭暢飲。
“幹完這杯酒啊,兄弟大膽向前走,人生道路有坎坷,有了兄弟莫發愁……”不知是誰,喝完碗中酒,豪邁的唱起了這首歌頌兄弟感情的歌。
大家放下手中的碗,擊掌打起了拍子,一起放聲高歌,就象回到了部隊一樣,個個豪情萬丈、激情澎湃。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唱得山搖地也動,唱得花開水歡樂……”一曲未了一曲再起,用當年喊口號時的狀態——發出從丹田升騰起的膛音,一起鼓掌、一起嘶吼、一起發出嘹亮的歌聲。
十六條秦嶺深處的漢子,共同發出最強的吼聲,仿佛要把屋頂推翻,要讓大地顫抖。
“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就在大家沉浸在革命歌聲中,難以自拔的時候,不知道誰的手機突然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打斷了大家的歌聲。
大家的目光全部聚焦到那部黑色手機上,如果這些目光能通電的話,估計這手機已經燒成了灰。
在大家的極端不爽下,送彈棍小心翼翼地拿起手機,掃視了一圈,看到大家默許他接電話後,他才接起了電話。
“噢,好的,好的,我這就趕回去,是,是。”接完電話,原本有點醉意的送彈棍一下子清醒了不少,對大家說道:“對不起了,四炮,各位兄弟!剛才值班民警來電話,說有緊急任務,讓迅速回派出所待命。聽這語氣,估計一會膛線也要回他們所裏。”
話音剛落,又一部手機的鈴聲響了起來,果然是膛線的手機。膛線無奈的接通電話,通話內容跟送彈棍的差不多。
就在膛線接完電話的那一刻,又有幾部手機同時響了起來了,有的是村幹部的,有的是在企業上班負責保衛工作的,通話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有突發情況,緊急任務,讓快速趕回單位。
幾名戰友紛紛接完電話後,大體知道有3名歹徒,搶了站崗武警的槍支和子彈,行凶作案後,在軍警的聯合追擊下,潛逃到了紫康縣的深山裏,當下正在被軍警民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