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同事們的關心和好奇,胡四炮連午睡都搭上了,一遍遍給大家講述車禍時的場景和情況。
下午一上班,鄉裏就組織召開全體機關幹部會議。原本沒有資格參加此類會議的胡四炮,今天破例被通知要求參加會議,而且還坐上了主席台。
看著台下的同事,用火熱的眼光看著自己。胡四炮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參加軍事比武奪冠後接受部隊首長頒獎的時刻,心情不由變得激動起來。“這種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沒想到退伍之後,還能有這樣的機會坐上主席台。雖然脫下了軍裝,但軍人這兩個字是一生的榮耀,永遠也抹不掉。”他撫今追昔,對軍人的理解更深一層,感到自己的使命仍然神聖而光榮。
人員到齊後,季國偉書記情緒激昂地對胡四炮表揚了一番。他說道:同誌們,今天我們召開全體機關幹部大會,主要目的就是一個,表場胡四炮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的英雄壯舉,開展向胡四炮學習活動。上周五的陽安晚間新聞,不少同誌都看了,新聞中的“挎包哥”,就是坐在我身邊的胡四炮。當時,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他設法把40多名乘客從傾覆的大巴車中解救出來,然後又對30多名受傷的乘客進行了有效治療。一場重大的翻車事故,沒有一人死亡,這簡直就是奇跡啊。然而這個奇跡是誰創造的,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對!就是我們果嶺鄉政府黨政辦的胡四炮。更重要的事,他把人救下來了,自己卻一聲不響,默默地離開了。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做好事不留名”。
季書記說到這裏,台下機關幹部的情緒受到了極大感染,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接著會議室裏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越講越激動、越說越亢奮的季書記,抬抬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
他接著說道:胡四炮同誌不居功、不貪功,事情過去一個周了,他從沒跟在座的領導和同事,提起過自己救人的事情,繼續踏踏實實地上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不是今天市委宣傳部長帶隊來我們鄉,我想這件事可能就過去了,我們誰也不會知道。由此可見他這種高尚的品質,多麼難能可貴,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幸好,市委書記苗長富慧眼識英雄,偶然的機會碰到了胡四炮,認出了胡四炮就是“挎包哥”。而我們這些天天跟胡四炮工作在一起的人,卻沒有看出來胡四炮就是“挎包哥”,這要是傳出去,將成為果嶺鄉的一個笑話。所以我們要真正轉變作風,從嚴從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哪怕是看電視,隻要態度認真一點、精神投入一點,我想不會看不出來“挎包哥”就是胡四炮的。下一步,我們學習胡四炮見義勇為、治病救人、謙虛謹慎、安心本職的崇高品質,就先從轉變作風開始,從日常細節抓起,高標準、嚴要求,幹實事、做好事,齊心協力把鄉裏的各項工作推上新台階。
季書記說到這裏,廣大機關幹部很受啟發、很受振奮,會議室裏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掌聲停歇,季書記繼續講道:從今天開始,市委宣傳部組織市電視台、報社、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對胡四炮進行專題采訪。這次采訪既是宣傳胡四炮的先進事跡,更是一次宣傳我們果嶺鄉的大好機會,鄉黨委宣傳委員嶽柔瑜要加強協調,同誌們要積極配合采訪工作,確保采訪圓滿成功!
季書記的一番講話,簡短有力,鼓動性很強,讓與會的絕大多數幹部都深受教育和鼓舞。唯有李明東,仿佛吃了砒霜一樣,難受無比,對胡四炮的忌恨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