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卻說火龍真人帶了那條篾纜修成的神龍,著他遵照前諭,需要把法身變化得極細極微,鑽過那預先設就的閘口。鑽得過,方算修道成功,鑽不過時,不但全功盡棄,還把一條性命冤送尖鋒之下。這是一樁最最危險的事情。有人說,這都不過是火龍真人藉以試修道生物的膽量,總是勉勵他們勤奮用功的意思。

其實此閘對於真誠修道的生物,卻從來沒有害過他的生命,倒是那批水底妖魔,煉成邪術,要想上岸害人,必須經過此閘。閘鋒一合,性命不保。自有此閘以來,傳聞也除去許多惡魔。後來那些妖物知道閘鋒厲害,而不經此閘不得出水,也便息了邪念,潛修正果。這都是火龍真人設閘之功。

卻說那篾纜成龍,道行皆滿,當時一鑽而過,並無毫發之傷。果然他神通廣大,膽壯心堅。就使本領未成,真人又安能忍心將他置於死地呢!這雖是理想之談,卻也似乎有理。因此又有一種傳說道:此閘非但不是屠龍之器,簡直還是迎龍上天的階梯。所以大家都稱此閘為迎龍閘。迎龍閘的口子,就簡稱為閘口。這閘口和迎龍閘本來都在七裏瀧中,後人以訛傳訛,說在錢塘江口。究竟因何傳誤,這卻無從稽考了。如今卻講火龍真人立在雲端,見篾龍過閘,心中大悅,忙伸手一招,龍便一躍而上。真人吩咐道:“難為你苦修數百年,功行做到八九 成光景,如今該去轉一轉人身,方可升天膺敕,位列仙班。”那龍不住價叩頭。真人雙手綰住龍頭,向他額下一按,探著龍珠在手,又把袍袖一展,將他這笨質之軀,直推入他的老巢伏龍潭去。口念移山之咒,運來一座大山,將龍身壓成泥粉。從此以後,這深及萬丈的伏龍潭,便化成一座高山。年深月久,山勢傾斜,迤入江麵。山中砂石飛入江中,近山一帶便成淺灘。這便是如今所稱的七裏瀧。現時近處土人,還能說得出這陵穀滄桑的掌故。不過時代太久,傳說不同,說來亦人人各異罷了。

再說龍軀被壓,龍的神魂,兀自張開大口,向著真人手托的龍珠,盤繞真人身上。真人手托龍珠,身係大龍,宛然就是那龍的引魂之幡。眼見龍軀已壓山下,不期撫掌而笑,猛一低頭,見那龍魂兀自不住的回首深潭。真人立即伸手,在他泥丸中一拍,厲聲道:“你還舍不得你那醜陋黴腐的篾纜麼?”那龍魂聽了,慌忙隨定真人,以口向真人掌上噙住寶珠,蜿蜿蜒蜒,隱隱約約地遊行了三百多裏,卻才天色發光。鄉下人家起身得早。真人降住雲頭,指那河畔洗衣女子說道:“孽畜,不見那河邊姑娘麼,此女年已及笄,是這裏一個孝女,我今將你送在她的腹中,使她感而成孕,和祖師投胎玉女一般。一則不汙你的法身;二則顯得汝的出身比眾不同,也算你苦修一常機緣到來,我自再從度你。好生去吧!”說罷,舉起龍珠,向那女子擲去。驀地半空中起個霹靂,一陣金光,直奔入女子口中。那女子大驚大駭,不覺啊呀一聲,暈於河邊。真人走近身邊,附耳叫道:“胡秀春聽著,念你純孝,送此神龍為爾女子,好生養育,將來自有好處。”那秀春昏迷中聽得吩咐,點頭而醒。醒時,一片紅日正照麵前,眼前許多村人聚集河邊,紛紛議論那平空鳴雷之事。見秀姑手持衣物,呆呆坐著,忙都趕來問她:“可曾聽見雷聲?”秀春滿心惶惑,聽了這等說話,一時回答不出。眾人見她神色有異,都道:“了不得。一定給大雷驚迷了!快快送她回去吧!”於是上來幾個婦女,將秀春攙的攙,扶的扶,拉拉扯扯,送她回的家中。她爹胡老兒,娘胡沈氏,正因秀春浣衣未回,兼之聽得雷聲陡起,怕她受驚,正商量著要去河邊找她。今見眾人送她回來,不覺又驚又惑。秀春到了家門,神智也就恢複了。因恐爹媽驚心,倒也裝做沒事人兒一般,反向眾人道謝。又對爹媽說:“方才雷聲一震,似有萬道金光奔入女兒腹中,女兒就嚇昏了!幸得姐姐妹妹們將我送回,女兒此刻才定心了些。爹娘都不必憂心。”胡老夫婦見她能言會說,和平時一般無二,這才把心頭一塊石頭放落地上。忙邀眾人入內,讓座請茶。大家又議論了一會無故動雷必有奇兆等語,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