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範雎不使命】(1 / 2)

邯鄲城外,一個身材高瘦的年輕人一臉不解的對身邊的人說道:“先生,為何對趙媛避而不見?如果不見趙媛豈不是白費了那些力氣嘛!”

“安平有所不知,我們並不能以常人猜度趙括的為人,這次也算是一次試探吧!是決定我們去留的試探。”說話的正是趙媛口中的範雎先生,他大概四十歲左右,相貌普通,不過身材比身邊的鄭安平還要高出半個頭,看起來很是魁梧。

鄭安平猜不出範雎心中的想法,道:“先生當初可不是對王稽這麼說的,我們不是要去秦國嗎?趙國雖好,但是和秦國相比差了一些,這不是先生昨天才說的嗎!”

範雎歎了口氣,道:“此時已經不是蘇秦掛六國相印的時代了,如果有選擇的話,我絕對不想去秦國,秦國乃虎狼之地,稍有不慎就會遭受滅頂之災,我可是剛剛從茅坑裏撿條命,豈能不慎重,趙國乃當世大國,和魏國又有嫌隙世仇,我將來報仇也容易些。”範雎一想到被須賈和魏齊百般淩辱,就氣不打一處來,發誓這個仇一定要報。

鄭安平晃晃頭道:“先生,那我們為什麼不去見趙王呢?趙王禮賢下士,藺相如又有容人之量,先生麵見趙王肯定會受到重用的,等到大權在握,報仇不是輕而易舉嗎!”

範雎搖頭道:“趙王和藺相如是很好,我前去投奔確實可以受到重用,但是想要報仇卻萬萬不能,你不要忘了趙國還有一個平原君趙勝,趙勝和信陵君互為表裏,焉能讓我對魏國複仇,別看現在趙魏局勢緊張,煙消雲散也快的很,通過最近的發展來看,趙國也就隻有趙括有潛力,如果趙媛能夠說動趙括,我的仇三年之內可報,反之,趙括必生殺我之心,那時候我們也就隻能前往秦國了……。”

鄭安平突然打斷了範雎的話,道:“先生,好像有人來了,怎麼不像是請我們來的,一個個弓上弦刀出鞘,分明是來要我們的命呀!”鄭安平發現來了不下五十人,氣勢洶洶,不像是禮賢下士的樣子。

範雎示意鄭安平禁聲,二人伏在草叢中一動不動,借著月色悄悄打量那些人,發現那些人四下搜了搜,接著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下命令向西追去,並且說了趙括斷定範雎肯定往秦國跑了,這讓範雎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又過了一會,範雎和鄭安平才從草叢裏站起來,鄭安平疑惑道:“先生,那個趙括怎麼會知道我們要去秦國呢?這下我們該如何是好,王稽可隻等我們三天啊!”

範雎看著西方出了一會神,道:“趙括如為良臣,則大趙固若金湯,如為奸臣,將來必竊趙取而代之,這裏非久留之地,我們先隱匿行跡前往燕國,再折道去秦國,就算沒有王稽的引薦,我們也非去不可了,因為除了秦國之外,我們沒地方可走。”

就這樣,範雎和趙括失之交臂,趙括所認為的不確定因素成為了一個潛在的可能。

其實趙括對範雎還是很掛心的,第二天起床後就過問了此事,得知一無所獲後不免歎息,他哪裏知道範雎試探了他一回呀!如果他不那麼心急,結果肯定就不一樣了。

毛遂一夜沒睡,可範雎並沒有逮到,今天還得秘密排查,看看範雎是不是留在邯鄲附近沒有走。

趙括卻是拿得起放得下,對毛遂說道:“沒拿到就沒拿到吧!如果真能把範雎抓到,他就不是範雎了,有這個時間我們去看看那些燕國壯丁。”

燕國壯丁被毛遂安排在後山,後山的布局和前山迥然不同,趙括打眼一看就知道是按照軍營來布置的,那些老弱被安排在中部,兩邊則有兩個營盤互為犄角,駐紮的應該是那些年輕力壯的燕國壯丁,不禁回頭對毛遂道:“先生對排兵布陣有些心得啊!”

毛遂一笑道:“我這是班門弄斧罷了,主要是覺得二公子可能要將他們作為家將使用,少不得要操練,讓他們盡早熟悉一下也有好處,二公子操練起來也方便些。”

趙括深以為然,雖然這個時代農民拿起刀槍就是軍人,但是有沒有經過訓練,訓練的程度如何就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了,他記得曆史上的廉頗跑路到了楚國,就因為楚國的士兵訓練差勁的很,才讓老年的廉頗思念訓練有素的趙國軍士,由此可見一斑。

毛遂傳令下去,那些燕國壯丁很快便在營盤前集結起來,已經有了些軍隊的雛形,趙括一眼望去,時隔數月,這些燕國的荒民臉上已經找不到菜色了,精氣神充足的很,趙括並沒有說什麼客氣話,而是直接下令讓這不到三百人圍著訓練場地跑二十圈,長度將近一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