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率領的秦軍從孟津渡過大河就開拔到了原先屬於魏國和韓國的領土,也是秦國和韓魏兩國反複爭奪的地區。
白起並不喜歡在這個時令出兵,他對冬季幹冷多雪的氣候很不適應,或者說對入目蒼茫的白色很反感,白起喜歡紅色,那種血液的顏色會讓他熱血沸騰。
白起最為尊敬的對手便是趙人,對趙武靈王也甚為推崇,趙武靈王曾經以趙國使者的身份去過秦國,考察地形,查探民風,並且還麵見過秦王,秦王發現趙國這位使臣非比尋常,器宇軒昂,推測這個使臣非一般的臣子,於是在趙武靈王離開鹹陽的時候馬上派人追趕,而趙武靈王那個時候已經出關了,後來經過調查,確認了趙國的使臣就是趙武靈王,這讓秦國上下大為震動,白起就對趙武靈王的魄力很是佩服,覺得為君王者就應該像趙武靈王那樣有魄力。
白起很看重趙人這個對手,因此每次和趙人作戰的時候都會全力以赴,這也使白起在奪取光狼城的時候,一舉斬首趙軍兩萬餘人。
四年前,趙國和魏國組織聯軍進攻韓國的華陽,韓人當時依附於秦國,派人向秦國求助,秦王於是派魏冉和白起率兵救韓,白起在這一戰中大敗趙國賈偃,斬殺趙軍數萬,可以說白起在和趙人的戰爭中從來沒有輸過。
白起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閼與之戰,閼與位於太行山的西側,漳水河的上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秦軍一旦占領了閼與,就可以據太行山為根據地,俯瞰燕趙大地,而且可以把趙國橫跨太行山的領土一分為二,秦軍占據閼與後,出太行山就距離趙國的腹地武安和邯鄲不遠了,對趙國是個極大的威脅。
當時秦軍出兵十萬攻打閼與,就是那個口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趙奢,將秦軍不敗的神話葬送了,白起事後也想過,如果當初是他為秦軍主帥,也未必能贏得了趙奢。
白起又想到了廉頗,對廉頗這個人,白起不是很了解,縱觀廉頗領兵作戰的經曆來看,廉頗很擅長以守為攻,這樣的打法也是白起最為頭痛的。
白起今次奉命進攻趙國,原本覺得會是一次輕鬆的戰鬥,可白起萬萬沒有想到趙王竟然派出了趙奢和廉頗來應戰,這讓白起不得不重視起來,白起深知趙奢和廉頗任何一個人都是他的勁敵,看來他這次遇到了難啃的骨頭了,同時白起的心中也升騰起無限的戰意,很期待和趙奢廉頗的戰鬥。
不出白起所料,趙軍馬上擺出了堅守的策略,這也是白起最為忌憚的打法,這樣拖下去比拚的就不是軍隊的戰鬥力,而是方方麵麵了。
白起用兵沒有任何固定的章法,他知道想要取得勝利就必須調動趙軍,在正麵決戰中擊潰趙軍,因此時常派出軍隊襲擊趙軍的營壘,這個效果非常好,幾次都取得了勝利,可惜都是小勝,趙奢和廉頗並沒有被白起牽著鼻子走,這讓白起很是泄氣。
“君上,終於有消息了。”一名親兵滿頭大汗來到白起麵前,將紙張書寫的情報恭敬的呈給白起。
白起覺得這幾天趙人的動向有些詭異,這讓白起心中狐疑,馬上讓人前往趙國境內刺探情報,過了快十天,這才有確切的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