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一條棍和兩隻錘】(1 / 2)

秦軍將趙豹和樓昌分割包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趙括和廉頗耳朵裏,這讓趙括和廉頗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趙括之前雖然不看好趙豹和樓昌領兵,但是認為這兩個人堅守半年還做的到,哪曾想這還沒到兩個月,竟然出現了如此大的紕漏,趙括顧不得咒罵趙豹和樓昌,馬上派人把廉頗接到了故關隘口商議對策。

廉頗一臉愁容,道:“不計馬匹的草料,僅計算士卒的口糧,每人每天還得一升左右,全軍三十餘萬近四十萬人,那就需要四萬四千石啊!”

按照現在的車輛運輸能力,一輛車可以裝載二十五斛,也就是說長平每天消耗的軍糧需要用一千八百輛車來運送,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趙豹和樓昌那裏,應該還能支撐數日,如果麋山糧倉不會燒毀的話,那就好了,現在我們一時半會兒也籌集不到糧草啊!”趙括覺得軍糧問題是頭等大事,可這個問題卻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廉頗點點頭道:“為今之計就是盡快向邯鄲求援,另外可以派遣小股人馬襲擾或者切斷秦軍的糧路,這樣不但可以搶奪一些糧米,也能使秦軍遭受和我軍一樣的苦難境地,那樣一來長平勝負,就不好預料了。”

趙括覺得廉頗說的很對,道:“襲擾秦軍糧道的事情我去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將輕兵直下河內,擒賊先擒王,隻要讓秦王膽戰心驚,長平之圍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廉頗覺得趙括這一招等同於圍魏救趙,迫使白起不得不首先考慮秦王的安危,正待叫好的時候,李牧跑進來,道:“不好了秦軍數萬大軍抵達換馬驛和故關附近,看旗幟為首的秦軍將領竟然是白起……”

白起時常告誡自己,長平之戰是一場空前的大戰,是秦國揚威天下的好機會,現在秦軍的作戰目的已經不是擊敗趙軍奪取長平一地了,而是要將趙軍全部殲滅,隻有這樣才能讓山東六國膽寒,所以一切都要周密,穩妥的進行。

白起每天都把秦王贏稷禦賜的短鈹攜帶在身邊,一看到鈹頭他就知道一定要冷靜,在占據了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更要冷靜,隻有保持冷靜的頭腦才能取得完勝啊!

白起率領的五萬秦軍精銳一舉將換馬驛和故關隘口給包圍了,以五萬精銳大軍圍困趙括和廉頗的不到兩萬人馬,可見白起對趙括和廉頗的重視,也顯示出白起在長平之戰中不想犯任何錯誤。

馮亭,李牧,蒙驁,馮劫等人因為長平易將的原因,都留在了趙括身邊,廉頗父子因為要和趙括商議長平之事,也都來到了故關,此時他們正在故關之上看著旌旗密布的秦國大軍,上將軍,武安君白起的那麵旗幟尤其顯眼,迎風招展著。

趙括微微一笑道:“這位武安君還真看得起我啊!竟然拋下了長平之圍跑來圍堵我們,沒想到白起也有殺雞用牛刀的時候。”

廉頗臉沉似水,道:“秦軍兵鋒如此之盛,換馬驛隻怕守不住了,還望君上立即點兵接應換馬驛的我軍士卒進入故關隘口。”

趙括這會兒真想把白起碎屍萬段,隻要白起死了,長平之圍雖然不會立即解開,但是秦軍想要繼續圍堵就不太可能了,此刻聽了廉頗的話,當即點兵五千殺出了故關隘口。

白起一眼就看出了趙括出兵的目的,竟然沒有阻攔,也不和趙括對戰,任趙括將換馬驛之內的趙軍都接應到了故關之內,這樣一來更是方便了秦軍包圍,何樂而不為呢!

趙括將換馬驛之內的七八千人都接應到故關之內後,對廉頗道:“秦軍並沒有阻攔,是不是白起想要困死我們,這便是他的癡心妄想了。”

廉頗道:“當務之急是和平陽君取得聯係,破壞秦軍的糧道,故關有我在此堅守,還請君上攜帶糧草人馬,立即出發。”

趙括讓蒙驁和馮劫跟自己前去,因為這兩個人都跟他去搶劫過秦軍的糧米,再幹這樣的事情輕車熟路,而李牧則留下協助廉頗堅守故關。

趙括帶走的是三千人馬,而這次他們一出關,遇到的是秦軍猛烈的攻擊,羽箭猶如暴雨一般飛來,整整一萬秦軍的弓弩手對趙括這三千人馬進行飽和射擊,所使用的還是最新的弩機,一下子就使趙軍傷亡了七八百人,而趙軍也就才出關口,距離秦軍陣地還很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