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章 臥龍灣(1 / 2)

這座水庫原先僅僅隻是個小池塘,村裏麵的老人叫它臥龍灣,臥龍灣麵積不大,不過一百來畝而已。

傳說三國時期某位高人到此,見這裏景色格外美麗於是就在這裏安家落戶,因為那位高人很有本事,所以大家就把高人居住的小池塘叫做臥龍灣,臥龍灣附近有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名叫大竹峰,大竹峰上,到處都可以見到比兩個大人還高的青竹。

建國以後,地質科考隊來到臥龍灣附近調查,在這個地方發現了鐵礦石,那個時候,國家正在大規模搞建設,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大家夥使出全身力氣沒日沒夜在附近開挖礦石,挖著挖著,不知怎麼地引起了塌方,一兩個老漢沒有成功逃出,被活埋在了這裏,出了人命,政府便不允許采挖這裏了,可就這麼放著,大家也覺得可惜。

後來政府領導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這個地方建設成一個水庫用以滿足附近村莊的灌溉需求,很快,財政撥款下來了,稻香村和附近村莊抽出了一部分勞力,開始專門負責修建水庫的事情。

大家夥使出了全身力氣加油幹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困難又出現,修建水庫所需要用到的炸藥數量不是很多,質量也不是很可靠,大家想要平掉塌方的地方來修煉水庫,根本不可能。

後來工地上麵的負責人決定不管大竹峰了,反正這個地方占地麵積挺大幹脆以大竹峰和臥龍灣兩處地方為中心開始往四劉發展吧,於是一小半被炸掉的大竹峰,就這樣留存下來,同時一個比預先規劃還要大的水庫,就這樣光彩誕生了。

原來的臥龍灣和大竹峰,就這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巨大的水域,水域中央則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島嶼。

大竹峰上麵一部分都被炸掉了,一下子就變光溜了,天生有設計師天賦的稻香村人,覺得光溜溜的大竹峰不好看,於是就從各處地方移植了青竹到這裏。

經過歲月的洗禮,這個地方變得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了,每年春天的時候,一朵又一朵野花會把這個地方變成花的海洋。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特別快,說一天一個樣,都不算誇張,這樣一來,水庫所發揮的作用就小了,不過五年,這個水庫就徹底廢棄了,兩年前村裏人,收回了這裏的管理權。

水庫占地一千兩百畝,據說水庫底部是一顆又一顆碎石子,有些地方還留著過去那個時代的痕跡,劉大炮在這裏走著還能夠感受到那個全民搞建設的時代的熱度。

水庫工程很大,可劉大炮的父輩們卻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硬生生完成了,修建水庫的時候,稻香村有三個人死在了工地上麵,那些參與建設卻活生生累死的人,後來都成了烈士,劉大炮的爺爺還有其他小夥伴的親人,也沒有好到哪裏去,五十歲不到,他們就紛紛辭別了人世,可以說為了這個水庫,稻香村搭上了一代人,付出的代價,著實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