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媒婆的心思(1 / 2)

那媒婆長得五膀三粗,腰圓腳粗,頗有一番天朝國東北女漢子的風範,在這南國的地方,出現這樣的女漢子,著實少見。

這南國出現的女漢子在南國可就悲催了,溫柔如水,閉月羞花的美女找老公都難,別說這種隻有天朝國東北那旮旯才有的女漢子。不用說這個女人肯定是個沒男人看上的主了。

找不到老公,隻能找老母了。

就是嫁不出去,別人都把她當男人了,這南國缺的就是男人,所以很多找不到男人的女人有時也把她當男人,追起了她。

這嫁不出去的她想不通,得了鬱抑症,整天想著男人,卻總是沒有男人鳥她。

後來她發現做媒婆好,做媒婆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說不好以後做著做著,別人成不成,自己也許會有機會橫刀奪愛,先下手為強。不過這種機會幾乎沒有,她的確做成功了幾單,也想過抽些油水,把自己介紹給別人的男人先給占了,或者先嚐嚐。可是她每一次都是空想,沒一次成功的。南國人,南國的男人都瞧不上女漢子。

她做起了媒婆,她嫁不了男人就成全別人,幫別人找人嫁了,在這一方麵她倒占了一些便宜,首先是有一些經濟的收入,還可以找些機會拉拉新郎的手,卡卡油什麼的,就這樣她走上了做媒這條路。

這天她來到了孤兒的家,確切的說應該是阮天霞的家。

她要給孤兒做媒,要把孤兒嫁過去,嫁給那幾個在婚禮上侮辱了孤兒的女人。

她手裏提著那幾個侮辱孤兒的女人送的一些禮物,當然她已經從中順走了一點,送到孤兒家的禮物隻是這些禮物中很少的一部分,大概也就十分之一左右。

這十分之一的東西就已經讓孤兒崩潰了,為什麼呢?因為又是山雞和沉年沉香蜂蜜。

更讓孤兒惡心的是那媒婆的三寸不爛之舌。

媒婆兩次手提著東西,一隻手一隻山雞,肩上還背著個袋子,是那種婦女手工編織的,明顯是具有南國特色的用尼龍繩編織的袋子,這個孤兒家有的是,都是阮天霞姐妹幾個編織的。這個也是讓孤兒崩潰的東西,因為孤兒在阮天霞這裏,阮天霞給他和孩子們每人都編有二個這樣的袋子,阮天霞給孤兒一個硬性規定,出門用的袋子必須是用她給他編織的這種袋子,頭上戴的必須是南國特有的,也是她給孤兒做的一種綠色的帽子。

南國的男人都喜歡戴綠帽子,而天朝國的男人最恨的最怕的也就是綠帽子了。

阮天霞居然要求孤兒必須戴,也許是阮天霞此時把孤兒是天朝人的事給忘了,把孤兒當成了南國人了,或者她是故意的要把孤兒改造成南國的男人。

袋子倒沒什麼,因為這種袋子古色古香的很美,很結實,很漂亮,據說這是南國的人嫁女兒娶兒媳或者做孩子的生日酒時,進新居時才用的,做女兒的嫁妝,送給兒媳的禮物等等,意義非凡。

孤兒背著這樣的袋子走在大街上,別有一番風趣,倒也沒有什麼,隻是這綠帽子可就是孤兒不願意戴的了。

但阮天霞強烈要求孤兒戴,孤兒也是沒有辦法,不得不戴,畢竟這也是阮天霞對他愛的表示,更要命的是這也是孤兒在南國的兒女們的要求,不知道是不是阮天霞攛說的,讓老爸戴綠帽子是對這個家愛的表現。

果然,這媒婆也帶來了綠帽子。

袋子、綠帽子加上山雞蜂蜜,這也許是南國人說媒必備的物品,就是天朝國人所說的聘禮吧。

可孤兒最怕的就是這幾樣,蜂蜜山雞孤兒吃到怕,吃到惡心想吐,綠帽子讓孤兒不敢在天朝國再出現。

媒婆一走進孤兒的家,孤兒就感覺要出事,大事不妙。因為媒婆手上提著的東西讓孤兒一眼看到就知道了她來的目的,於是急忙阻止。

阮天霞也看到了,不過她此時想的可能是又有人來給她們的女兒或兒子做媒來了。

她們有三十幾個孩子,現在能婚配的有三十個了。按照南國的習俗,女孩年滿十三歲就是婚配年齡,男孩年滿十五歲就會有人上門提親。

當然現在南國也製定了法律,規定女孩的婚配年齡是十七歲以上,男孩的年齡是十八歲以上。

但這隻能適合大城市,在這種鄉村,特別是偏僻的小山村,法律對於婚齡的要求在這裏基本等於虛設,沒有人會遵守。

當然,在孤兒家這種情況基本不存在,因為孤兒是天朝國人,不要求孩子過早的進入婚姻殿堂,孩子此時大多在上學的年齡,沒有幾個有心思談婚論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