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共同富裕之道(1 / 2)

“對呀,變害為利,變廢為寶,利國利民,我看這是我們是應該做的事情,嗬嗬!”孤兒李龍江說道。

“好,兒子,我們去捕捉這寶物!”李天龍爸爸說道。轉身到屋裏取了捕鼠的工具。

父子二人來到了田間,把鼠夾裝到了地裏,每一畝地裝了十幾個,一共裝了十餘畝地,父子二人又回到了家裏。

“老爸!”孤兒李龍江走到半道上突然叫了一聲。

“哦,兒子,你說!”

“一般象我們這樣一天能捕捉到多少老鼠?”孤兒李龍江問道

“百十個吧,這說不準,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幾十個,有時幾百個也會有,兒子你真有靠這個賺錢呀?”李天龍爸爸問道。

“哦,想過,不過這產量有些少,而且我估計以前是沒有專業的捕捉隊,隻是村民零星的捕捉,田鼠的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所以怎麼捕捉數量都不會少,但如果我們把他做為一個產業,帶動周邊經濟,帶領全村人一起做的話,可能因為捕捉的量增加了,老鼠的繁殖就沒那麼快,數量也就不會那麼多了,可能還會很快地滅絕了,那我們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收入也就增加不了了,這生意也就不能長期做下去了。”

“哦,兒子,你不會吧,你是真想把它做成大事業,且還是帶領大夥一起富裕的大事業呀?”李天龍爸爸有些好奇了。

“是呀,我們地處大山,資源豐富,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利用呢?你看我們有那麼豐富的資源,按理說應該很富有才對呀,為什麼大家都那麼的窮?放著滿意山的財寶不知道要,還出去打工,受老板的氣不說,還賺不了幾個錢。”孤兒李龍江說道。

“是呀,這些天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李天龍爸爸說道。

“我想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找到一條致富路,又能帶領全村人一起富,何樂而不為?”孤兒李龍江說道。

“是嗎?兒子,你想到的是不是賣這種老鼠呀,可是剛才你不是說資源有限,不能大規模地做嗎?”李天龍爸爸說道。

“不是,我隻是從這方麵去思考問題而已,老鼠雖然好吃,但它一是太小,可食用的價值不高,二是大部分人不能認同,雖然隻是田鼠,不是家鼠,但沾著鼠這個字別人心裏怎麼說都有些不舒服,很難接受這樣的飲食文化,我是說我們利用這裏的山地資源做些文章,我相信能找到一條適合我們村發展的道路的。”

“哦,對,你打算做什麼?”李天龍爸爸又問,

“山雞!”孤兒李龍江簡單地說了兩個字。

“山雞,山雞是有,但資源比田鼠還少呀,而且繁殖速度也有限,比田鼠還慢!”李天龍爸爸說道。

“不,那是天然,自然繁殖慢,人工繁殖就不慢了,一隻山雞如果用人工繁殖的話一年至少可能繁殖一百隻,有一百對山雞一年就上萬了,一萬隻再繁殖一年就是百萬了,一點都不慢呀!”孤兒李龍江說道。

“哦,人工繁殖,那不跟人家養的雞一樣了嗎?家養的雞是沒有山雞的味道的。”李天龍爸爸說道。

“嗬嗬,我是說人工繁殖,但不是人工養殖,我們把山雞捉回來繁殖,然後放生到大自然,讓它們象以前那樣自由的生活,然後讓村民去捕捉,誰捉到的歸誰,然後我們負責收購和銷售就行。這樣我們富了,全村人都富了,反正這片山都是我們的,我們村的人誰抓住誰受益都行,肥水不流外人田。”

“哦,這是個好主意,即是原汁原味的野生山雞,又是人工繁殖的高速生產,兩不相誤,卻是兩相受益。”李天龍爸爸對孤兒李龍江的主意大加讚賞。

“唔!”孤兒李龍江應了一聲。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李天龍爸爸突然又說道。

“什麼問題?老爸,你是不是想說資金問題,繁殖山雞至少得花一年的時間,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吧!”

“對呀!”李天龍爸爸又說道。

“沒事,這個你放心,你兒子我有錢,我有資本,嗬嗬!”

“是嗎”兒子有錢呀,那就太好了,你有錢投資,我們村有山地資源,有全村的勞力,人力物力財力,天時地利人和什麼也不缺,我看這方法能行。”

父子二人一邊聊著,很快就回到家。

回到家中,父子二人把路上商量的事情跟家裏的老媽,跟哥哥李火龍跟鶯鶯姐姐說了,合家都很讚成。便開始著手準備,先是讓村裏人編織了一批竹編雞籠,每隻雞籠能養十隻種雞,然後與村民們商量上山捕捉山雞,做為種雞,孤兒李龍江負責收購,等到這些山雞生下蛋後,就把種雞放歸大山,讓它們仍然能很快地恢複野生狀態,保持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