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命運(2 / 2)

這對特瓊自然村來說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村長率領所有剩餘勞動力埋頭苦幹。

唯一一所學校是村裏人集體出力修建的,苦啥不能苦娃,兩代人穿一條褲子的特瓊自然村愣是上下齊心愚公移山般的修建了一所學校。這個工程耗資翟夜自然村40年的全年收入。耗時四年。

學校是小學初中於一體的混編教育。

特瓊自然村沒有幼兒園學前班之類的編製,淳樸的農民認為童年就該玩,隻要別把麥苗當野草拔了,隨便你怎麼折騰,而且隻有吃飽了肚子閑得沒事的人才會琢磨折騰孩子,特瓊自然村還沒達到這個水準。

特瓊自然村也沒有高中,這個一窮二白的小村莊沒有任何能吸引夠格教高中的老師到來的資本,特瓊學校任職教師的最高學曆是初中畢業。

所以當懷揣豪華文憑的高文經經過特瓊自然村的時候,特瓊自然村沸騰了。

高文經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全村相迎,村長拖著抗美援朝的紀念腿親自拄著拐杖給他接風洗塵。在場的人無不淚流滿麵。

高文經就在特瓊自然村住了下來,左右無事的他就在特瓊學校任教,教曆史。

特瓊自然村不是一無是處,這裏竟能見到久違的星空。

每當夜深人靜,高文經看著天上的星空,回想風流人物,但覺凡事皆過眼煙雲,浮華也罷,落魄也好,最後都是一抔黃土。人生短暫,瞎追求瞎操心是自找罪受。

高文經愛上了這種生活。

特瓊自然村做夢都沒想到貧窮反倒成了他們的優勢,可見壞事也有變成好事的時候。

縣領導班子換屆,新任的縣長要看看他們這個縣最窮的村到底窮到什麼地步,靠扶貧扶正的縣長目標鎖定特瓊自然村。

領導視察不能不迎,特瓊自然村村民們麵麵相覷,最後迎接縣長這個光榮的任務就落在高文經頭上,誰讓他是唯一一個見識多的人呢。

高文經騎著世界文化遺產來到村子入口等,本來村長對這幫扶貧的人沒太當回事,以前這人也來了幾波,都是到了路口就又回去了,沒辦法,車開不進來。

但村長還是得派人過去,因為特瓊自然村入口處在一個好酒不怕巷子深得位置且自古華山一條路,村長擔心縣長考察迷路走到隔壁得赤壁村,赤壁村富得流油。萬一縣長把赤壁村當成特瓊村回去寫個報告演一出狸貓換太子,把赤壁村該盡的義務轉嫁給特瓊村把特瓊村該享受的權利嫁接給赤壁村,那些因貧困因禍得福的特免稅摩肩接踵一來,他這特瓊村非從地圖上抹去不可。

村長吃過這樣的虧,一年標準稅就讓特瓊自然村的村民生活水平打回刀耕火種的水平。身為村長親派的外交官,高文經此行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