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大火,林丹汗就一激靈,猛的想起了大明那個什麼呂漢強一把大火燒了草原,大火經過幾個月才消散,徹底的斷絕了蒙古生機就心膽俱顫,這野草川是自己的腹地,森林茂密,真要是一把大火下去,自己的老巢也就不存在了,心道這明朝人怎麼都愛這麼玩火啊,於是趕緊搖手道:“不可不可,我們還是力戰吧,隻要您和明軍在這裏伏擊,想來兩千五百明軍和我們三萬勇士(這裏不包括百姓)消滅皇太極應該是沒問題的,我看就這麼滴吧。”
呂漢強就無可奈何的搖頭,既然人家主人這麼說了,自己也沒辦法,反正有這麼多人馬在,希望野豬皮再也不能逃出生天吧,隻要這次滅了皇太極,那自己的任務也就基本完成了,然後就是研究自保的問題了。
皇太極死了,以崇禎的能力一心整頓朝政之後,大明說不定就真的中興了。
也說的是,這老天老是和大漢王朝開玩笑,你這出來一個明君想要奮發圖強,敵人那裏也一定會有個明君出現,給你攪局,比如秦始皇出來,就給你出來個匈奴可利,大漢王朝剛剛穩定就給你弄出一個匈奴大單於冒頓,尹誌協,三國有個曹操就行了,非得給你弄出個劉備孫權,宋太祖出來了,敵國男的不行,就給你來個女中豪傑蕭太後,宋朝時候出來個宋神宗英宗,結果不管是西夏還是遼國都是英主輩出,那是一波一波的,就好像老天專門考驗漢族人的韌性一樣,沒完沒了。
這明朝也是,送走了好幾個不靠譜的皇帝,出來一個還算行的崇禎,結果就又攤上一個更行的皇太極。
其實崇禎皇帝具備所有作為一代英主的潛質,比如他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幹練,精力充沛,一心治國等等,但卻也具備了所有亡國君主該有多東西,剛愎自用,文過飾非,諉過臣下,使得諸臣離心,嚴苛急躁,翻臉無情,永遠用最陰暗的心理揣測別人,在這一點上呂漢強感觸最深。但呂漢強認為這都是形式逼迫造成的,絕對是失眠症的後遺症,如果皇太極死了,國外的壓力減輕了,崇禎就能好好的睡一覺,然後恢複正常,那大明就可以在他手中繼續延續。
至於自己取而代之,這個事情呂漢強還真沒想過,但想過之後也就徹底的放棄,三百年大明,不是一個外姓想取代就取代的,即便大清強勢征服,又給予懷柔,結果大清三百年就沒消停過,漢人就沒少反抗,這樣的戰亂禍連,不是呂漢強的初衷。更何況崇禎好好的幫幫,還是有希望的。
戰鬥規劃定下了,就開始行動,這次林丹汗也算下了血本,那是一心想要將皇太極留在這裏,於是安排愛將格日樂圖帶著兩萬所謂的大軍親自誘敵,自己帶著兩千骨幹準備封堵野草川穀口,絕對不放皇太極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