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付懷寶朗聲大笑,隻能對蕭明說,“那要請蕭負責人給我這個徒弟講講這比賽的事情了,你看他一臉迷糊的樣子,我怕我這徒弟不夠出色,還一直沒有時間告訴他這些事情呢。”
蕭明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雖然他能夠聽出來付懷寶話中有些擠兌他的意思,不過現在形勢已經變了,現在是他更想要推舉這個丁麒參加比賽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而且能有個這麼好的和丁麒相互交流的機會,蕭明也是感覺非常不錯,他有信心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讓丁麒同意和自己簽了這份合同。
他雖然是聲樂出聲,但是一直以來混跡社會的根本,卻正是自己這張嘴巴。
蕭明笑意盈盈的轉過頭來,看著丁麒,臉上的表情何止是一個和藹能形容的了得。
“那就由我為丁麒同學講解一下我們的比賽吧,不知道丁麒同學有沒有關注過華夏青年音樂杯?”
蕭明出口驚人,丁麒也是一下子愣住了,半晌之後,才是有些呆呆的點了點頭。
華夏青年音樂杯!
在華夏搞音樂學音樂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華夏青年音樂杯,簡稱“青音杯”,華夏立國1984年開始舉辦,每三年一屆,截止於2015年,也就是丁麒讀大三的這個年頭,“青音杯”已經舉行了整整十五屆。
“青音杯”經過這麼多年來多年的實踐和不斷創新,已成為華夏弘揚民族藝術、普及音樂知識、發現和推出聲樂人才、引領和推動華夏聲樂事業發展繁榮的重要平台,極大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生活需求,為華夏歌壇輸送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
“青音杯”曆屆選手中的優秀選手許多現在都已經成為了華夏頂尖的歌唱家,聲樂教授級別的人物。
對於青年歌手,與青年音樂者來說,“青音杯”是放飛青春夢想、展示藝術才華、提升聲樂水平的重要階梯。
對於藝術團體與藝術院校來說,“青音杯”是發現藝術苗子和培養音樂人才的權威平台。
“青音杯”見證了華夏聲樂的整個脈動與走向,成為華夏音樂藝術辭典中不能省略的重要詞彙。整個華夏音樂界得天獨厚的宣傳力度、媒體的高度關注和“青音杯”多年沉澱的權威性,使其成為對廣大歌手的一種身份認證平台。
今天,登上“青音杯”舞台並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已成為眾多青年藝術學子們的夢想與希望。
可以說,“青音杯”就是每一個在華夏的青年音樂人,最能夠一步登天的比賽,最能夠實現夢想,最能夠證明自身的舞台!
丁麒的驚訝自然便是因為這“青音杯”如此龐大的能量。
他以前在高中時,考大學的時候,就是那些在“青音杯”上的取得了好名次,然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人,給了他精神支柱。
畢竟在當今華夏,學音樂,依然並非正途,甚至很多人還在以為,隻有文化課學的不好的學生,才會想著去學音樂,以藝術這條道路來使得自己能夠以較低的成績,考上一個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