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誠問:“主要查沒有張貼廣告或者公司名稱的。”
“如果貼字,一定留有細微的新粘的膠痕。這個嫌疑人如此聰明,有可能時常變換花樣,但不論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共同點和異常性。”
誌佬現場主要看了前麵小巷及胡同部分;寶叔家也沒有進去,隻看了看前麵的停車坪及巷子口,田衛華現場在老廟社區,看得仔細些,花的時間最長。石鋒嘀嘀咕咕地讓鄭航找一個停車的地方,停得遠了,嫌疑人要走好一段距離,停得近了,恐怕驚動被害人。
方娟跟著鄭航一路琢磨。
齊勝臉上閃過一絲笑容,對教授說:“這個現場我們仔細搜索過,調看了所有視頻,五百米範圍內沒有發現車輛來去的蹤影。”
“不止五百米,就以一公裏為半徑。”
齊勝看了一眼賈誠,又看了一眼教授,說道:“一公裏?覆蓋了大街和好幾條小巷,車來車往,流量很大,恐怕會有很多‘意中人’。”
石鋒笑了。“我們找的是長安之星。流量再大,車輛再多,長安之星不多,符合我們設定標準的車更少。”他抱歉地對著賈誠笑了笑,“得辛苦賈副局長立即安排人去做這件事,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賈誠點了點頭,立即打電話落實。
但折騰了半天,鄭航沒有完成教授的指令。這是個沒來得及改造的老街區,巷道四通八達,幾米十幾米便有一個角落,幾乎每個角落都可以停車,既隱蔽,又不會留下痕跡,如果不是占用主人的車位,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
石鋒問:“總共有多少個角落?”
鄭航聳聳肩膀。賈誠和齊勝以為鄭航答不上來——這很正常,探尋哪個角落可能藏車,當然不會去數有幾個角落。
“十五個,教授。”沒想到鄭航數得很清楚。
石鋒噘著嘴嘟囔著:“那麼,結合兩地視頻出現的車輛,及我們對車輛年限的預計,可以畫出車的圖像,看看能否在這些地方找到線索?”
“好,馬上落實。”賈誠說著,看看時間不早,建議先去吃飯。發現車轍及車影,已是突破性進展,雖然圖像顯示車輛毫無特色,查找無異大海撈針,但忙乎一天,總得張馳有度,不能把破案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教授身上。
招待是領導的事,八項規定嚴格限製了陪餐人數。鄭航和方娟便跟教授告退,留在老廟社區。這是一片老居民區,巷道裏散發著炒菜的香味,方娟聞見了。
“我要吃晚飯了。”她大聲宣布。
鄭航也餓了,但他吸多了煙,嘴裏苦澀,沒有胃口。“再走走看吧?”
他們一家家商店飯館地走,給裏麵的人看畫像。沒有特殊標記,但店主們都答應會留意觀察。鄭航留下了自己的警民聯係卡。
接著,他們走進花之林茶餐吧。這是這一帶裝飾最雅致的場所,可以喝茶喝咖啡,也提供中西餐、堡仔飯。鄭航找了一個臨窗的卡座,請方娟坐下,然後招呼服務生。
隔著狹窄的走廊,有兩席圓桌,坐著老老少少十幾個客人,大約十分熟悉,彼此吆喝著,三個四至六歲的孩童繞著桌子亂跑,忙著應酬的年輕母親不時呼喊,孩童卻越過走廊,鑽進卡座裏,騷擾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