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矛與盾(1 / 2)

馬蹄濺起的煙塵仿若一道黃龍般綿延向北。秦軍騎兵在司馬常的帶領下一路向北飛奔而去。

畢竟此計乃是他司馬常提出,萬一要是有什麼差錯,他萬死難辭其究。

“止……”跑著跑著一馬當先的司馬常突然號令騎兵部隊停了下來。由於停的突然,後麵的騎兵勒馬不及,還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視線的盡頭,一杆趙軍軍旗高聳,軍旗的後麵密密麻麻的列著一隊隊的趙軍,密密麻麻的擋在了司馬常回援的必經之路上。以司馬常的統兵經驗來看少說也有兩三萬之眾。

趙軍北部總計隻剩五萬軍隊,李牧的兩萬騎兵不在,想必已經去偷襲營地去了,剩下的人馬估計都在這裏阻止自己回援了。

看到趙軍的一刻,司馬常心中仿佛整個天空都坍塌了,棋差一籌,李牧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可真舍得。

以三萬步卒,來阻擋自己兩萬鐵騎,一戰過後這三萬人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如果司馬常可以選擇,他寧願不要著份軍功。因為隻要自己被拖在這裏,營地中的王翦將軍必定凶多吉少。

王翦一死,基本上便可以判定了秦軍此次大舉進攻再次無功而返,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司馬常。

為今之計隻有盡快擺脫趙軍的阻攔,回軍救援。說不得還有一線可能救下王翦,隻要王翦不死這一仗就還有希望。

想到這裏,司馬尚高聲命令道:“全軍聽令,此戰不得與趙軍糾纏,突破趙軍防線之後火速回援營地。大秦威武,鐵騎無敵。突!”

“大秦威武,鐵騎無敵”

一聲喝後,司馬常一馬當先,衝著趙軍人牆突擊而去。

兩萬秦軍騎兵仿如一道黑色的洪流般,在司馬常的帶領下向著趙軍穿刺而去。

另一方麵的趙軍顯然也清楚這場戰局的重要性,成敗關乎整場戰爭的勝負。

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最前方的是一列盾兵,後麵是一列列嚴陣以待的長戈兵。根本沒有什麼陣型可言,目的也很簡單在得到確切消息之前,哪怕用血肉之軀去抵擋戰馬,也要拖住秦軍回援的路程。

從高空看去,仿若就像矛與盾的糾葛,秦軍騎兵仿若一杆無堅不摧的絕世利劍,重重的撞擊在了趙軍這麵嚴陣以待的厚重盾牌上麵。

一時間血肉橫飛,麵對騎兵的穿刺,趙軍步卒根本沒有一點躲避,就這麼硬生生的頂了上去,而秦軍騎兵也沒有時間像往常騎兵對步兵之時,發揮其在機動性的巨大優勢,就這麼直接撞擊在了一起。

前麵的倒下了,後麵的接著補上,一個個將士橫屍馬下,一匹匹戰馬帶著背上的騎士飲恨而亡。

兩軍交彙之處很快便被屍體堆積的猶如一道綿延的土丘。兩軍將士的鮮血彙集在一處仿若一條小溪般流淌而出。

戰線在不斷的推移,秦軍的每一步都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哪怕是趙軍傷亡遠勝秦軍,這樣的損失也讓司馬常有些難以接受。

但現在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除了衝過去別無選擇。長劍之上已經盡是武器對碰留下的缺口,奮力將一個撲過來的趙軍士卒刺死,司馬常抬頭一看,不遠處趙軍依然悍不畏死的前仆後繼牢牢守在前方。

“殺……”

可以說當時兩支最為精銳的軍隊,以一種極為詭異的形式,雙方都不計傷亡的糾纏在了一起。換作其餘諸侯國的軍隊,如此傷亡之下恐怕都已經畏不向前了。

兩軍交彙處仿若人肉絞肉機般,衝過去的人不一會便躺在了地下,甚至有些屍骨不全。而李牧麾下的趙軍和秦軍將士們在明知前進一步就是死的情況下依然一波又一波的撞擊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