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進攻瓦裏鎮(上)(1 / 2)

“英雄揮灑血和淚,旌旗收攏悲與傷。鏖戰疆場撕殺緊,橫掃世間鬼神驚。隻需青史留名在,何懼馬革裹屍回。”神聖同盟的軍歌伴隨著湛藍色天空上的浮雲,渲染的氣氛,激昂的歌聲,把所有人的臉,捏塑得剛直,冷峻。

聖鷹軍團的海洛從早先的軍部參謀,再到兵團長、副軍團長、軍團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有諾林和珍妮夫婦尋求平衡的因素,也有自身本事和一些戰功的原因。但是,真正考驗他帶兵能力和作戰指揮的時候,是從現在開始。

3月25日,海洛和瑞曼帝國雪狼騎兵團的費爾普斯和副官米勒等人,告別了分道西進的比爾和奧瑟大軍,繼續往西北方瓦裏鎮進軍。聖鷹軍團的騎兵斥候扇型開道在前,掃蕩推壓著行影不離的林頓軍斥候,黑白聯軍離他們第一目標,瓦裏鎮外偏南的一處湖泊,寧湖越來越近。

寧湖是一處橢圓型,東北、西南斜掛在瓦裏鎮左下方6公裏處的一個很小的內陸湖,瓦裏鎮也是由於這個湖泊邊逐漸形成的村落而逐漸變為了一個鎮。現在,寧湖的邊的幾個村落住民已經人去屋空,由閃雷軍團的一個大隊1500人及二三百名騎兵斥候駐紮,他們背靠著寧湖修築了不少防禦設施,兩層土牆、高層土台、拒馬壕溝等等,與瓦裏鎮的防線遙相呼應。

3月26日,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神聖同盟在646年的春天,打響了大規模入侵林頓帝國的第一槍,聖鷹軍團的海洛軍團長,命令第一兵團的第一縱隊5000人,進攻瓦裏鎮的第一道寧湖防線。在黑色金鷹軍旗下,一臉橫肉的縱隊長加裏寧和幾個領隊,看著第一次衝鋒的一個大隊1500人,對外圍拒馬壕溝進行清除,100名直隸軍部的憲兵督戰隊也在軍旗處,木頭人似得傻站著觀看。而擂鼓呐喊的,還是朝夕相處的數千名即將登場的同袍戰友。

由於林頓軍精確計算,黑甲軍一直推進到埋入地下,且雜亂無章,隻露出半米左右削尖的拒馬處,才勉強可以對土牆上的弓箭手進行回射壓製,而土牆上,高台上,黃衣的林頓軍兩人一組,輪流射擊,占據了上風。

“嗖,嗖……叮當……卟卟”大麵積弓箭的飛行聲,射中盾牌或士兵的反響,以及呐喊、慘叫聲中,黑甲軍瘋狂地砍著削尖的木樁,伴隨著倒地的同伴,一步步推進到建造土牆和土台時,順便挖掘的一道一人多高,二米多寬的壕溝。撤退號終於響起,第一大隊的將士們,在大盾的掩護下,緩緩後退,攙扶傷者,拖回屍體。

隨著加裏寧處的令旗,第二大隊1500人又一次衝鋒,在大盾的掩護下,將砍斷散落的木樁和背負的土包全部傾倒入壕溝,隨著黑甲軍身後多處微微隆起的土包變成大窪地,三個大隊輪流有序的填滿了一大段壕溝,受夠了鳥氣的黑甲軍麵前,直接就是8米多高的土牆和讓人可恨的林頓軍。

第二大隊一聲震天的呐喊,輕裝上陣的他們冒著箭雨和滾木擂石,紛紛架起了雲梯,還有一隊開始放火焚燒已經被土封掉的簡易大門。隨著雙方短兵接觸,傷亡的加大使血腥開始彌漫,雙方士兵已經徹底進入了戰爭狀態,你死我活的拚殺白熱化,一次次豎起倒塌的雲梯,土牆下的屍體和傷員也漸漸增多,第二大隊的攻勢也逐漸弱了下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第三大隊接替第二大隊的攻勢依然光打雷,不下雨,幾次已經上了土牆的士兵,在沒堅持到援軍的到來前,被林頓軍剿殺後扔下了土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