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差使一搶過去,嗬嗬,以我高在恩師心目中的地位,要插手這個水利工程,卻也容易。史光先奪了安甘露的產業,還想著要在祭祀中大賺一筆,可能嗎?還有,襄王府那一關,他首先就過不了。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說服徐有貞。
其實,這事也容易。
同徐有貞接觸這幾個月下來,高和他有師生名分,老徐對他也是無話不談。
據高觀察,徐有貞這人身上的毛病不少。好酒貪杯愛錢,心胸狹窄,有喜歡權勢。可以說,古代中國封建官僚的缺點和反動都集於一身。
尤其是對於權勢,更是有種常人想象不到的熱中。這事也可以理解,他當年可是榜眼,在翰林做了多年編修,清苦了這麼長日子,早就想有所作為了。不然,在陝西也不會搞出這麼大動靜。
可惜的是,辦了陝西大案,本因為提拔重要的,偏偏碰到太上皇帝明英宗被也先放回北京,天又二日,國有二主。朝廷正處於敏感期,景帝焦頭爛額,也沒心思去官這見案子。所以,徐有貞依舊會翰林院去坐他的冷板凳。
這個時候的他,估計鬱悶得想要吐血?
實際上,在真實的曆史中,徐有貞得到朝廷重用,要等到景泰三年,黃河在沙灣處決口,他被派去治水時。
現在是景泰三年,如果不出意外,老徐還得鬱悶上兩年。
何不借現在這個機會,將這一曆史事件提前。既然石尚書不願意幹這個工程,徐有貞完全可以毛遂自薦嘛!
高所需要做的就是,說服徐有貞當仁不讓,出這個風頭。
要說服他,可不能單靠三寸不爛之舌。此事情關係重大,徐有貞可不是那麼容易被人忽悠的。
而且,他在治水上可是個行家。隻不過,到現在他還沒意識到自己有這個才幹,信心未免有些不足。真讓他出頭,難免忐忑。
想到這裏,高有了主意,磨了墨,提起筆飛快地寫了起來。
他寫字的速度可是經過《西遊記》訓練的,不說每分鍾一百字兩百字,三五十字還是可以的。
如此不泄氣地寫了一下去,竟寫了萬餘字。
吹了吹為幹墨跡,看看手頭厚厚的一疊稿子,高滿意地點了點頭。出了衙門,也不回家,雇了一頂轎子,徑直去了徐有貞府。
進京之後,徐有貞的府上高也來過一次。老徐是個講究人,人墨客嘛,住所自然清雅。院中立了假山,植了竹子,挖了荷花池,一派蘇州園林的韻味。不過,地方卻不甚大。
剛下轎子,眼前的情形卻叫高吃了一驚——這裏純粹就是一個大工地嘛!
到處都是匠人,還用硬頭簧竹子搭了腳手架,圍牆也被推倒了。
顯然,老徐正在大興土木。
徐有貞的管家見到高,迎了過來,笑道:“原來是高大人,有些日子沒見著你了。這天都要黑了,大人怎麼想著過來?”
高指著眼前忙碌的工地,好奇地問:“徐管家,恩師這是在做什麼?”
徐管家是徐有貞的遠房親戚,說起話來也隨便:“高大人沒見著嗎,徐大人著是在擴建宅子。”
他低下聲音笑眯眯地說:“高大人在陝西的時候不是給了我家主人兩萬兩孝敬銀子嗎,東翁官職無著,這錢也使不出去。索性將周圍百姓的房屋都買了推倒,聯成一片,依老家的院子重建。對了,我家小姐過得兩月就要進京和東翁團聚,一家人這十年來可算是能夠在一起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