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也是莞爾一笑。
議事廳內,秦王對扶蘇的到來有點意外,秦王問道:“王兒,以前你一聽說要打仗了,就唯恐比之不及,如今怎麼有興趣來聽父王與眾位大臣們商議軍事了?”
扶蘇說道:“那是以前扶蘇年紀小,不懂事。如今扶蘇已行冠禮,已經是大人了。身為嬴氏男丁,如何能畏懼刀劍兵戈呢?”
秦王對扶蘇的回答顯然很滿意,嘉許的點了點頭。然後對一個身材微胖,留著短須的男子說道:“姚賈,你說說此次舊韓地叛亂的情況。”
魏國人姚賈,出身“世監門子”,其父是看管城門的監門卒,在當時社會根本沒有一點地位可言。他的經曆更是讓人非議,乃至於韓非後來稱其為“梁之大盜,趙之逐臣”。不過此人油嘴滑舌,善拍馬賄賂之術。當年楚、趙、燕、魏四國要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姚賈自願出使四國,大肆賄賂四國的重臣,讓他們勸說四國的國君放棄聯合攻秦的計劃。姚賈的出使成功製止了四國的聯合行動,回秦後得到重賞。韓非對此頗為不滿和不屑,就到秦王麵前說姚賈用秦國財寶賄賂四國君王,是“以王之權,國之宜,外自交於諸侯”;接著又揭姚賈的老底,說他是“世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認為重賞這種人是不利於“厲群臣”的。秦王召姚賈質問,姚賈對答如流。說以財寶賄賂四君是為秦利益考慮,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國;對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隱諱,並列舉薑太公、管仲、百裏奚等名人為例,說明一個人的出身低賤和名聲不好並不礙於效忠“明主”。他勸秦王不要聽信讒言,加上李斯在一旁煽風點火,最終秦王信任姚賈而殺了韓非。如今,姚賈主要負責秦國的諜報組織“潛衛”。潛衛其實是“潛偽”,也就是偽裝潛入的意思,但是“偽”字難聽,故以“衛”字代替。
“回稟大王,根據潛衛回報,此次舊韓地忽然叛亂,幕後主使其實是魏國~”姚賈的手指從潁川郡到了一河之隔的魏國境內。“回來的潛衛說,在叛亂發生之前,有一批神秘的武士從東方進入了潁川郡。”
“叛亂發生之後,郡守被殺、兵糧庫被焚燒,殺死門監後打開城門,引城外叛軍入城,一步步安排的井然有序,不似臨時起事的烏合之眾,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尉僚看了看潛衛送回來的簡牘。
蒙武向秦王拱手道:“大王,魏王增這個老匹夫,居然敢撩撥我大秦虎須,請大王讓臣率領我大秦鐵甲雄師,踏平大梁~”
“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秦王忽然仰天哈哈大笑,眾人一愣,不知道秦王為何發笑。而熟知曆史的扶蘇心中早已猜到答案,於是也麵露笑意。
秦王是何等的目光如炬,他見眾人不解,唯獨扶蘇麵露笑意,於是便問扶蘇道:“扶蘇我兒,你為什麼在笑呢?”
扶蘇立刻挺直了身體,恭謹地答道:“孩兒笑,是在為自己猜到了父王為什麼發笑而高興。”
“哦?”秦王有些意外,饒有興致的問道:“那你說說看,為什麼寡人要大笑呢?”
“諾~”於是扶蘇上前一步說道:“兵法有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我大秦的遠交近攻之策中,近攻莫如韓魏,如今韓國行將就木,唯魏尚存,恐怕魏國人每天都枕戈待旦,提防著我大秦的進攻。”秦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扶蘇繼續說道:“隻要我大軍一動,恐怕早就有魏國的細作探子報回大梁,魏國也早就做好了抗擊我軍的準備。魏國不同於孱弱的韓國,一旦它有了防備,我軍再要攻打,恐怕也不易得手。”說罷扶蘇看了看一邊的蒙武、王翦等人,蒙武、王翦也點頭表示同意扶蘇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