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已滅,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趙國了。秦王政18年初春,秦王政在鹹陽宮主持了朝議,朝議的內容除了嘉獎滅韓之戰中的立功之臣,包括:內史騰、李信、董翳、司馬欣等人及其部署。同時這些將軍的所部因為征韓有功,且戰鬥疲勞,酌令就地休整,進攻趙國的重任將交給其他幾位將軍擔當。
秦王政掃視了一下他那些能征善戰的將軍們,王翦、王賁、蒙武、蒙恬、楊端和、羌槐。每當秦王政的目光掃到他們的時候,這些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們各個都不自覺的低下了頭。秦王政說道:“哪位將軍願意擔當伐趙的重任呢?”秦王政希望他們之中能有人主動站出來請戰。可是,秦王政失望了,將軍們隻是默默地站在那裏。
“沒有人敢嗎?”秦王政加重了語氣。依然沒有人主動站出來,“哼~”秦王政終於按耐不住,起身拂袖而去。直到秦王離開,諸將們才鬆了一口氣,慢慢地的格子散去了。
是夜,扶蘇正在宜春宮內思考如何向秦王老爹提出讓自己進入軍中學習如何帶兵之事,忽然,有內宮宦官前來傳令,說秦王召公子入宮。扶蘇一陣納悶,這麼晚召自己進宮,難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傳令的宦官名叫漯,宦官哲告訴扶蘇,漯平日裏負責照顧秦王的日常起居,可以說是時刻在秦王身邊的親信。扶蘇聽過之後就放在了心上,這次漯前來傳召,扶蘇刻意準備了一份禮物送給漯。
“漯公公平日裏伺候大王幸苦了,這點小意思還請收下~~”哲將扶蘇的禮物呈給漯,漯則受寵若驚,連聲拜謝。哲笑眯眯地問漯道:“漯公公可知道為什麼大王這麼晚還要召見公子嗎?”
漯既然收了扶蘇的禮物,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大王今日朝議的時候問哪位將軍願意去伐趙,結果將軍們一個個裝聾作啞,所以大王很窩火。”
“原來如此啊~~”哲點點頭,說道:“以後還請漯公公多提點提點~~”
漯笑答:“提點不敢當~努臣隻知道公子也不希望大王不高興啊~~。”哲笑了笑,說道:“漯公公請先行一步,公子更衣之後就馬上進宮~”
漯一走,宦官哲立刻將情況告訴了扶蘇。“原來是為這事啊~~看來大家還是沒有走出桓齕兵敗被貶為庶人的陰影啊~~”
內廷,秦王政正一手拿著酒盞對著銅燈內的燭火發呆。此刻,秦王政現在才發現到統治者的孤獨和寂寞,平日這多的人圍著你,但等真正要衡量利害,下決心選擇時,任何人都幫不了你的忙,你必須單獨麵對選擇的後果。此刻的秦王政就像一頭剛關進獸籠的猛虎,不停地轉著找出口。召扶蘇來見,也許是秦王寄希望用親情來撫慰一下自己此刻不安的心。
“兒臣叩見父王~~不知道父王此刻召見兒臣,是不是有什麼要事?”扶蘇一邊行禮,一邊抬眼看著秦王老爹,昏黃色的燭光中,秦王眼圈發黑,年輕、寬廣、飽滿的額頭上也出現了細細的皺紋。扶蘇心裏有些不忍,心想後世人人都隻道秦始皇殘暴,可誰人又知道秦始皇背後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