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大地上的萬物剛剛被初升的太陽灑上些許暖意,有些蕭瑟的山林間也籠罩著一股淡淡的霧氣,在微微的寒風吹拂中便是原本一向早起的鳥兒現在也縮了脖子,天地間顯得一片蕭瑟而又寂靜。

而就在此時,灞上阪的秦軍軍營裏猛然一陣軍鼓雷動:”咚咚咚咚……”,霎那間沉悶而悠遠的軍鼓聲迅速在整個軍營上空回蕩起來.風吹水麵千層波一般迅速地打破了軍營的寧靜.

鼓聲剛起,軍營便熱鬧起來,無數秦軍將士聞聽聚兵鼓令,飛也似地從床鋪上爬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穿衣服、著鎧甲、持兵器,然後飛快地奔向校場而來。一時間,軍營內步聲陣陣、鐵蹄隆隆,甲片嘩啦嘩啦敲打的聲音響成一片,直是雄壯非凡。直到第一批秦軍趕至趕到校場時,這才驚訝地發現他們的統帥扶蘇卻已經傲然屹立在點將台上,正一臉嚴肅、手按寶劍目視前方似看非看。

秦兵們迅速按各自隊列進行整隊,不到片刻功夫,步兵、騎兵、車兵和‘陷陣營’便已集結完畢,一時間偌大的一個校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秦軍將士,人頭攢動,馬蹄踏踏。

扶蘇看了看手邊的一個香爐,然後朗聲對秦軍士兵們說道:“你們從鼓手擂響第一聲鼓之後開始動作,一共擂了四通鼓才完成集合,大約是三分之二柱香的時間。當然,這比關東六國的軍隊快了不少~~~”說罷扶蘇微微一頓,隻見兵士們臉上露出微微地得意之色。

“不過~~”扶蘇話鋒一轉,說道:“如果你們就以此滿足,那也就太沒出息了?關東六國的軍隊算什麼?是見到大秦旗號就望風而逃、狼突豚奔的窩囊廢啊~~~你們應該對自己又更加嚴格的要求。據我所知,虎賁軍的集結速度就比你們快一倍。當然,虎賁軍是大秦最精銳的軍隊,你們不能和他們相比~~所以,我隻要求你們在三通鼓結束之前完成集結就可以了~~~”話到此處,隻見台下士兵們許多人都露出不服氣的神色。

扶蘇見目的達到,於是手中令旗一揮,說道:“開始操練。”

“諾~~”

由於這一部兵馬裏有不少新兵,於是操練的內容以基本的步兵方陣為主。秦軍最常用的方陣是在方陣的最前方占有三隊弓弩手,每隊68人,各個手執弓弩、背負箭囊,共204人,這是一支使用遠射程兵器身著輕裝戰服的先鋒部隊。他們列成三隊,是為了能夠進行連續不斷地三隊連射。接後,是由30乘駟馬戰車(四匹馬拉的戰車)的車兵,同手執矛、鈹、戟等長兵器的步兵、這些士兵排列成38個縱隊,每隊150人,這是一支主力步兵組成的格鬥拚刺的作戰主體。另外,在這強大的橫隊和縱隊的兩側及後部,又各有一列分別麵向南、北、西三方的弓弩手,共518個,這是兩翼和後衛部隊。

不過,扶蘇認為即將開始的對趙國的戰爭中,騎兵的作用將會很大,誰的騎兵更強大,或者誰能夠更好的壓製對方的騎兵,那麼至少在局部戰鬥中就將獲得主動。而這種主動的累計,將會奠定出一個最終的勝利。於是,扶蘇除了讓士兵們操練秦軍已有的軍陣之外,還為訓練添加了一個新的陣法,那就是三疊陣。

說起三疊陣,大家都不陌生,這是宋朝時為克製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優勢而創出的陣法。首先由身穿鎧甲的長矛手和弓弩手並坐,兩翼設置步兵和騎兵護衛。當敵兵距離大約百五十步時,弓弩兵起立,先用箭試射,如果羽箭沒入敵陣,則全部弓弩手齊射。如果敵軍騎兵靠近了,就要長矛手起立,用密集的長矛組成一道拒馬來護衛,同時兩翼的步兵也加入戰鬥攢刺殺傷敵軍。如果敵軍敗走就派出騎兵追擊。此陣是用於防守的陣型,和以不斷地的進攻來摧垮敵人的秦軍作戰風格大相徑庭。扶蘇操練此陣,旨在以防萬一,因為扶蘇有信心將秦軍騎兵打造成為超越趙國騎兵的天下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