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賈的冷箭(1 / 2)

就在秦軍算計李牧的時候,就在趙國首都邯鄲城內,一支冷箭也正在李牧身後緩緩瞄準。

一輛馬車緩緩地駛過邯鄲城南街道上,車內之人掀開窗簾向外張望。此人便是姚賈,此刻姚賈身穿華服,穿金戴銀,富貴之態中滿是暴發戶的俗氣。距離姚賈上一次來邯鄲,至少有十年了。離開邯鄲十多年,邯鄲的變化真大!新的巨宅高樓紛紛建起,有如雨後春筍;廿多年來未直接遭到戰火的蹂躪,新生一代早已忘了戰爭是怎麼回事,他們信奉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信條,享受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有能力賺錢或貪汙搜刮的巨賈顯要,拚命想法子賺錢搜刮,得到的錢有的在窮鄉僻野另用姓名購置產業,準備趙國亡國,就躲到鄉間養老。有的怕國內不可靠,就到國外置產。其中部分人認為齊國和秦國一向友好,秦軍不會打到那裏去,紛紛到齊國買鹽田,投資礦產。還有人覺得齊國人畏戰,將來趙亡以後,秦軍順勢就可輕易滅齊,所以齊國也不可靠,而楚國強大,民性強悍,兵強馬壯,可與強秦一拚。因此他們又將用盡各種惡劣手段搜刮來的錢,轉投資到楚國的土地、木材和礦產上。他們人在趙國,心早就放在淒楚,一心隻打算怎麼亡國,亡國後該怎麼辦,卻從未想趙國仍然完整,隻要在上者不貪汙要錢,武將不貪生怕死,大商巨賈不囤積居奇,操縱市場,不壟斷土地,使得農村破產,貧者連食糟糠都求之不得,趙國仍然是有希望與秦一決雌雄的。

因此,李牧連破秦軍,並沒有給這些人帶來真的信心和振奮,潛意識他們還討厭李牧,因為他擾亂了他們的移民計劃,在將資金轉出去的時候,又會多一份考慮。而且趙國要是不亡,豈不是顯得他們以前的高瞻遠矚都是仆人和嚇唬自己的,豈不是會突顯他們的愚蠢?

所以,趙國民眾將李牧看作是英雄,是上天派來救趙國的神人,而在這些人眼中,李牧隻不過是一時僥幸,突擊冒險,戰敗了永不可敗的秦軍,他實際上隻是一隻奮臂擋車的螳螂。

姚賈看到了自己曾經帶過的趙國貧民窟,貧民窟依然肮髒雜亂,範圍依然愈來愈大。傷殘士兵仍然流浪街頭乞討,隻是其中參加過長期之戰的都已白發蒼蒼,近三十年來的日子,不知他們怎麼活過來的。在邯鄲光鮮的大道背後,那些陰暗坎仄的小巷裏,那些衣衫襤褸或缺胳膊斷腿、或單目雙目失明的傷殘士兵們在咒罵、在哀嚎、在哭泣。他們是曆年戰爭中僥幸活下來的趙國士兵,可也許戰死對他們來說是個更好的歸宿。如今的他們既不能再赴沙場,也因為傷殘無法從事其他職業,隻能如蛆蟲般寄居在這裏。

我不負趙國~~趙國何以負我????

姚賈放下窗簾,歎了氣,又搖了搖頭。在一個國家裏,為國效死的軍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榮譽,那這個國家縱有良將如李牧又如何?車身一晃,車夫喊道:“大爺~~~相國府到了~”

姚賈下了馬車,眼看麵前的相國府金碧輝煌,府邸建在八級台階的夯土高台上,朱紅色的木門上鑲嵌著黃燦燦的鎏金獸頭銜環。“勞煩稟報,衛國商人兆西求見相國大人~~”說著姚賈將名帖遞上。

那門房的家仆看了看姚賈,不冷不熱道:“我盡量幫你安排~~”手裏卻不接名帖。

姚賈露出意思鄙夷地笑,將一鎰金子交給門房家仆。“勞煩~~”

家仆一見金子,立刻收下名帖和金子,滿臉堆笑道:“我這就給你通報去~~”須臾,家仆又帶著諂媚和殷勤的笑,一路小跑出來,“貴客~~我家老爺有請~~”

郭開為了表示權勢和財富,有意在大廳接見姚賈。

姚賈隻是孤身前來,而他卻開正門迎接,護衛兵卒由大門一直排到大廳階下,整整好幾百人。容納得下百餘席案的大廳,粗梁巨柱,雕刻精致,四周牆壁上更畫著巨幅的壁畫,全是出自名家手筆。席案四周壁邊全擺著奇花異草,遠遠看去一片翠綠,就像置身於花園當中。廳中盡頭今天隻放了兩副席案,顯然郭開將姚賈當做貴賓,不想找其他人作陪。可是在廳中伺候的男仆超過十人,排列在他身後的燕瘦環肥佳麗不下二十餘人,個個都錦衣繡袍,盛妝全飾。

郭開雖然有意如此安排,可真見到姚賈卻也客客氣氣,“姚大人遠道而來,不知道有何貴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