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林搖頭歎息道:“可能我認錯了人吧,華夏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他說到這裏故意打住不說,夾菜喝酒。
江定仙的心卻猛地一凜,他已經有自己的身份被段林識出來的預感。一時間,江定仙心頭大震,猜想這個年輕人到底是什麼身份。他敢肯定段林絕不是他自己說的做古玩生意的,這小子來頭肯定不小!
搞藝術的人其實和修真者很像,二者都在追求一種不可名狀的意象世界。藝術的至高境界是“美”的意象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修真者追求的是天道,是“真”,到後來同樣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藝術與修真有很大的共通之處,所以江定仙從段林這個年輕人身上竟然感受到和自己相似的一種氣質。
這種氣質是對自我、對宇宙本真的體悟而產生的超凡氣質,江定仙彈了一輩子琴,已臻化境。他對人生、對宇宙、對生命的本質有非常深刻的美感體悟,他的琴藝境界自然能稱得上“道”。他領悟“琴道”花了整整五十年,除了自身天資卓越,更有一代古琴宗師平湖先生的點撥才能在萬年達到這般高遠的境界。
而段林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如何也能擁有這樣的非凡之氣?這種的氣質不是富貴、也不是聰慧能帶來的,這種氣質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形成。
江紫曦更是好奇,問道:“同名同姓的人?誰啊?段林你說說吧!”
段林在江紫曦再三要求下,才開口道:“也許隻是同名同姓。我曾聽人說,東江民樂團有位不甚聞名,但是琴藝極高的古琴師,和江老爺子同名同姓!不過江老爺子在淮北居住,那位琴師在東江,不可能是一個人……”
江紫曦的臉上瞬間滿是驚詫,想不到天下居然有這樣的奇事,段林居然認識自己的爺爺!
而江定仙的猜測被證實,心頭更是驚濤駭浪,不住地大量眼前這個年輕人,揣摩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段林渾似沒注意到兩人的驚駭,顧自說道:“我做古玩生意,而且做古樂器比較多,認識很多樂師。江老爺子身上也有樂師的氣質,難道江老先生也和東江那位古琴大師一樣是做音樂的?”
江紫曦麵上滿是驚訝,用不可思議的聲音道:“段林你簡直太厲害了,居然這都能看出來!我爺爺就是你說的那位琴師!”
“啊?”段林裝出大吃一驚的表情,愣了一瞬馬上回過神來,他趕緊從座位上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對江定仙一鞠躬,自責道:“原來是江老先生,小子失禮了!”
江定仙明知道段林的驚訝是裝出來的,可沒有證據,況且段林前天還救了自己的孫女,他隻能笑嗬嗬地擺手道:“哪裏哪裏,段先生過譽了,我的琴藝粗淺,那裏稱得上大師啊!”
段林道:“凡遇黑暗時代,隱逸思想便會成為思想界文化實踐主導。江老先生是隱士。”
江定仙眉頭不經意的一皺,望著段林的目光有些驚懼。
段林這句話落在徐蕾和江紫曦耳中沒有任何值得關注的地方,兩人都不明所以。但是卻戳到了江定仙內心中最痛苦的點。
段林說的這句話出自詩人宋琳口中,自古以來華夏便有歸隱傳統,晉時期黑暗統治下的嵇、阮,陶潛;元蒙鐵蹄暴政下的元四家等;明清鼎革時期的顧炎武、黃宗羲、傅山們和石濤、八大山人等,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歸隱之路。他們以不合作方式對抗現實,絕不允許黑暗昭昭的暴政辱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