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常作不死是為生
著名生涯規劃師、《拆掉思維裏的牆》作者 古典
失意的人總說人生如戲,何必太認真,我看未必。
如果你真的認為人生如戲,我們的人生態度,應該比現在積極熱烈很多吧!大多數人現在的這場戲,實在是太無聊了——出生、上好幼兒園、好小學、好初中、好高中、名牌大學,找好工作,穩定下來,生孩子,讓孩子上好幼兒園……這種戲你看著都能無聊到吐,何況去演?
如果人生如戲,為什麼不演一出有意思的戲?如果人生是遊戲,為什麼我要安安穩穩什麼怪都不打,什麼副本都不沾,什麼隊都不組,就在這個地圖裏老老實實地走80年用完係統時間然後掛掉?這世界哪裏有求“安安穩穩”的戲?
我們不是太過入戲,而是太出戲了,我們太害怕經曆衝突、失落、挫折,我們害怕做無用功,我們害怕被拉下,我們害怕自己活得不正確,所以我們寧願活成一部平庸無比的爛片。
這也是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都缺乏真正打開的可能性。一旦你沒有真正探索過自己還有什麼可能,你也就不太可能在需要的時候,安安心心地停留在某一個結局,把人生過得沒有後悔;你也就不太能允許你的戀人、家人、孩子過自己可能的人生——老子為了你們都是這麼將就過來的,你們憑什麼能這麼爽?
今天你身邊發生的大部分關於夢想與平庸、家庭與自我、社會與現實的糾結,源頭就在這裏。我們之所以不敢嚐試,也是因為我們總認為,現在的雖然不夠好,但不能失去啊!我們不相信The best is not yet to come①。
所幸這個世界上,還有趙星(網名:特立獨行的貓)這種“雞血”姑娘,傻頭傻腦的卻又堅信未來,即使偶爾被撞得頭破血流,也非要演一部自己喜歡的戲,過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每一瞬間都是好的,為什麼未來不會更好呢?
她做得成功嗎?
不知道,但至少她做過所有她想做的事,努力到了無悔的程度。
如果她隻做一件事,會不會更成功?
也許會,但也許某一天回頭,她能把這些不相幹的故事串起來,發現這背後有更大的成功。何況,年輕人要那麼成功幹什麼?更好的路還在前方,其他的管他娘呢!
這才是年輕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如果人生如戲,千萬別讓我在前三分之一就知道劇情,隻有這樣,才是好戲。小的時候你得好好讀書,中年了你又上有老下有小,老的時候你老得動不了。現在不作,什麼時候作?
現在是你開始作的最好、最輕巧、最有可能的時候,人們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我認為常作不死才是人生。常作讓我們看到可能,奮鬥讓我們不死。有一天連點成線,它能讓我們飛翔。
Always Zuo,Never Die!②
①更好的尚未到來。
②常作不死是為生。
【自 序】
明天過得好不好,取決於你今天怎麼過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聊起大學時學英語的事,同學說:“那時候你晚上在廁所門口的走廊裏背單詞,我半夜去洗手間,你跟我打招呼,嚇了我一跳。”我突然憶起大學宿舍樓走廊旁邊那水房,我曾於熄燈後站在這個走廊裏唯一有燈的地方讀英文的場景。畢業時,我扛著枕頭走上宿舍樓的房頂平台,躺在樓頂上仰望天空,覺得整個天空都是自己的。我知道,從那一刻起,我的青春開始隻有我自己說了算的選擇和努力。走得好不好,對不對,摔倒了是站起來還是趴著哭,都隻有我一個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