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上) 第一章 水華(1 / 3)

2014年7月5日是我刑警生涯中最不平凡的一天。它徹底地改變了我,改變了一切理所當然,將單單純純的生活無以複加地填充,瞬間滋生成噸成噸的藍藻,成噸成噸地在我腦海裏泛濫。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原本可以準確判斷,現在卻看不穿了。是的,我需要理理頭緒,把案件重新記述一遍,把材料規整規整,要贏回主動權,讓真相靠近我。

這是從寧波開往廈門北的D3XX0次列車,如往常一樣運行平穩,可到達瑞安站,卻有一大批人湧進了1號車廂。看這穿著,一部分是醫護人員,還有一部分是鐵路警察,到底發生了什麼?根據下屬警員的彙報,1號車廂12D座的男士猝死,死因正在調查。相關人員已帶回警局訊問。

下午3點,屍檢結果出來:氰化物服用過量引發猝死。屍體表麵可見鮮紅色的屍斑,特別是耳廓、耳垂呈櫻紅色,顏麵及嘴唇有紫紺。通過

“普魯士藍法”,檢測到胃、腸、心血管等處有殘留的氰基離子,從而證明氰化物中毒的事實。吊詭的是,在死者口腔還殘留相當稀少的洗潔精。

死者身份:姓名——吳昭祥,年齡——22歲,在校大學生,就讀福建XX大學音樂係。此行夥同3位友人前往普陀山,是朝拜還是觀光未知,歸途中遇害。

與3位友人關係:同校不同係,因同一社團結交,在“小說俱樂部”有各自的代號,死者代號“殘月”。

根據以上警員搜集的資料,我大致了解案件的輪廓,決定馬上訊問相關人員。

1號人員,朱婷婷,29歲,1號車廂12F座的女士,死亡過程的目睹者。暫不清楚與死者生前是否全無關係。

審訊室內,我負責訊問,張警司負責記錄,朱婷婷麵對著我們坐。

(考慮到對方情緒尚未穩定,改變訊問,采取詢問)“很抱歉把你帶到警局,耽誤了回家的行程,還請配合一下我們的工作。”

“沒事。”(一副有事的表情)

“你和死者生前認識嗎?”

“完全無交集……其實動車上經常坐一起的是陌生人。”

“哦,那你第一眼看到他是什麼印象?”

“第一眼就是他抽搐不正常的時候。”

(我去,這人也太沉溺於自己的世界)

“那你……”

“等等…讓我想想…不對不對。他上車的時候,好像很喘,應該是跑進車廂的。”

“那他中途有離座嗎?”

“沒注意。”

“一點都沒注意?”

“我一直都在睡覺,直至被他嚇醒。”

(雖然她的表情是很急躁,但急躁所引導的果敢回答與簡練語言,有種令人深信不疑的感覺。)

“好吧,現在切入主題”頓了頓,使氣氛凝重“能否將他臨死前的舉措描述一下?”

“我是被他驚吼聲嚇醒的,瞬間困意全無。手就這樣”她試著模仿“死死掐著自己的脖子,嘔吐,拚命嘔吐,不一會兒…其實,就3秒吧,側倒地上,抽搐,蜷縮著抽搐……實在是太嚇人了。”

(她又冒汗了,順著鬢角,滑過臉頰,隻不過這會兒是冷汗,看得出心有餘悸。無論是剛才的大汗淋漓還是現在的冷汗直冒,其實都是緊張造成的,都是種逃避的心態控製著汗腺的分泌:剛才的速戰速決是為了逃避現實,現在的難以言說也是為了逃避現實。而這種逃避,在我看來,是最真實的反應。)

“先緩緩”待她捋順了氣“有沒有注意到此刻車廂內其他人的舉動?”

“注意……別開玩笑了,大夥都嚇呆了。他側倒的時候,我最先尖叫,C座大媽直接瞪大眼睛捂嘴半癱在B座大叔身上,然後前後排開始站起來探究竟 。我們真的不敢碰他,實在是太驚悚了,那抽搐,仿佛幾十萬伏電流四串全身…真的不敢碰…”

(她緊張得連氣都接不上,身體不住地顫了一下。)

“那後來?”

“就半分鍾,我們活生生地愣了半分鍾,活生生地看著他抽搐、劇烈地抽搐、不停地抖動、抖動、顫動、微顫,最後像白老鼠一樣‘吱’地一聲不動了。這會兒才闖進個男的,想扶起他,卻發現斷氣了……對了,這男的後麵還跟著一男一女,也是硬擠,男的倒還鎮定,女的驚叫得比我還瘮人……接著是‘殘月怎麼了?’‘怎麼會這樣?’‘到底是誰幹的?’……整車廂瞬間‘嘩變’,乘務員、列車長也是趕得匆忙,反正現場一片混亂,可以說我的記憶是卡帶的。不過,也就幾分鍾到站,秩序還好,估計是列車長報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