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20世紀末,中國的大學生、研究生依舊在美國擦盤子、打零工,勉強混個溫飽,更不用說現在了。即便中國與蘇聯決裂,可因為國家性質不同,也並沒站在美國一方勢力範圍,兩國相互之間,也僅僅是麵子上的事,那些看似簡單的機遇和財富,並不是隨隨便便一說就能得到手的。
從另一個方麵說,馮俊彥踏上這條路的目的與這群少年也有些相似,卻有本質的不同,相比他們掙點錢回來乘風起勢的家教,馮俊彥堅信自己一定會在美國發跡,發達,使自己的事業邁出最堅實的一步。
直到大巴車啟動即將出發的最後一刻,一個比馮俊彥還要胖的小黑蛋子空著手‘滾’上了車。
“呀,沒想到你的空地兒也不富裕啊,嗬嗬,不好意思啦,咱們擠擠吧,反正一會就到機場。”小黑胖子倒不嫌棄馮俊彥最後一個號碼這個身份,不過想來也是,他的號碼也僅僅比馮俊彥高一位,也實在高不到哪裏去。
感受到車裏其他人鄙視輕蔑的眼神,又看到小黑胖子那不以為意的微笑,馮俊彥點點頭,挪挪身子,將靠裏的最後一絲空氣擠了出去。
“嗬嗬,這小(黑)胖子挺有意思的,看來,去美國這一路上也不會太寂寞……”同樣的話,在兩個胖子的心裏同時響起。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遠郊的奇多小鎮。
磁藍色的曙光悄悄侵蝕著淡淡的夜色,撥開一絲縫隙將黎明輕輕的送來。整個小鎮靜悄悄的,隻有偶爾幾聲剛剛睡醒鳥兒的嘰喳叫聲。
小鎮西區的一棟別墅旁邊的倉庫二層,隱隱傳出一陣輕微的響聲。不多時,一名黑發黃肌膚的壯實帥男孩兒推著腳踏車自倉庫的小門出來。
經過將近半年的美國田園般的生活,馮俊彥有意識的想要融入這種和諧、愜意的生活中去,現在,貌似他已經做到了。半年來不間斷的鍛煉使得他那一身肥肉消失,換成了碩壯有形的肌肉。雖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但馮俊彥在美國的蛻變卻並沒有使他變成美式肌肉男,而是趨於中國風格的修長、結實和完美。
馮俊彥推著車輕輕穿過別墅前的草坪,混合著晨霧、泥土、露水的和樹木青草的清新空氣被他在呼吸間攬入心田,喚起他寧靜暢遠的心境,那沁人肺腑的晨風,也使得馮俊彥頭腦清涼清涼的。
騎車來到小鎮的最西北角。這裏是小鎮唯一報社的倉庫,也是每日報紙印刷出場的地點。
為了更好的融入美國人的生活,融入這個位於洛杉磯遠郊的奇多小鎮,馮俊彥可算是煞費心機。
最初來到美國,被那群官家少爺小姐排擠到這個偏僻角落,馮俊彥並不以為意。借著夢裏收獲的三流大學四級英語的‘紮實’功底,以及無名拳法帶來的清新頭腦和魔鬼般的記憶,半個月後的馮俊彥,已經可以熟練地與接收自己的戶主安吉拉太太正常交流了。
相比同樣被排擠到此的本森家的呂翔飛,也就是當初最後一個上車,與馮俊彥一起分享那僅有的小空間的黑胖子,唉!有句話說的好,人與人是不能比的……呃,不說這些了,待會兒馮俊彥分送完報紙後,還要利用閑暇時間去本森大叔家,幫這個落後分子進行口語訓練呢。
“早安,鮑勃大叔,報紙撰好了麼?我過來拿了。”馮俊彥側跨著腳踏車,對倉庫裏麵喊道。
“已經好了。你等一下,我這就給你抱出去。”倉庫裏傳來一聲帶著一絲疲倦和懶散的聲音。鮑勃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了,是這家報業最老的員工,據說從十六歲開始便在這家報業工作,現在隻負責看守這間倉庫和分類捆綁印刷出來的報紙,工作清閑、待遇不錯,也算是老板本森大叔送給鮑勃的養老福利。
“布蘭特,西街九號的報紙今日有加塞兒,送去的時候別忘記去跟她說一聲。”鮑勃大叔將報紙拿出來,一邊幫馮俊彥在車後座固定,一邊叮囑。
‘布蘭特’是馮俊彥自己起的英文名字,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融入小鎮生活,為了更快的被小鎮的人所記憶。相比繞口的中國名字,一個英文名能讓他們更快的接納。這也是馮俊彥無所不用其極的一種體現。
“我知道了。”馮俊彥隨意應了一聲,又同鮑勃打個招呼,便騎車開始了今日的鍛煉。鮑勃向馮俊彥走的方向看了眼,回身伸了伸懶腰,準備回去再稍作歇息,年紀大了,雖然工作不費力氣,可也很耗精力,而對於老年人來說,最缺乏的,偏偏就是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