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軍元帥劉文武的奏報並沒有通過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遞,而是找到了監察廳位於寒冰城的分支機構,由監察廳的渡鴉向王京傳遞消息。
丹東行省寒冰城距離王京足足有萬裏之遙,即使八百裏加急也至少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消息送達,但是現實情況卻容不得拖延。
好在林川執掌監察廳的那段時間,吩咐訓練了一批渡鴉,現在各地監察廳機構都有足夠數量的渡鴉傳遞情報站,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各地情況送往王京。
遠東軍元帥的奏報語氣十分焦急,除了請求王京派出重臣和瀚海帝國談判之外,還申請至少調集一到二十個旗團的兵力增援遠東軍,這樣他們才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遠東軍的奏報引起了皇帝龍寒的重視,立即在皇城的議事廳召開了重臣會議,參與會議的都是軍方和內閣重臣,規格很高,林川雖然現在作為欽差大臣主管直道和灌溉水渠的修建,但是放才婚的不久的他還在王京沒有離開,因此也有幸參與了這一次的議事廳會議。
渡鴉傳信雖然速度快,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傳遞的能力有限,所以遠東軍元帥的奏報隻是簡單的幾句話,雖然話語簡單,但是眾人依然能夠感覺到劉文武承受的壓力。
皇帝龍寒也是眉頭緊鎖,麵對瀚海帝國的步步緊逼,遠東王朝根本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百廢待興,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夠恢複國立。
“陛下,我們不能開戰,如果一旦開戰我們必敗無疑!”內閣周儒林是主和派的領袖,堅決反對向遠東地區用兵。
“可是我們如果不給瀚海人一個教訓的話,他們就會得寸進尺!”軍堂作戰大臣是主戰派,立即反駁了周儒林的話。
政務大臣也是主和派,他大聲質問眾人:“僅僅依靠遠東軍一軍之力,根本無法和瀚海人抗衡,到時候一旦戰敗,遠東地區淪陷,這個責任誰來負?!”
“我們還有中央軍,內衛軍等上百萬的軍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全部調到遠東去,像百年前一樣,滅了瀚海帝國,看他們還敢囂張!”軍務總長楊嚴旭沉著臉開口。
“大軍出動,耗費錢糧成千上萬,我們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況且現在我們的西部地區,西南地區,暴風平原都有大量流寇軍襲擾地方,內患未平,如果邊境再啟戰端,我們將會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啊……”有官員提醒著眾人。
文官們主和,武將們主戰,雙方考慮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所以看法也都不一樣。
文官更多的是從錢糧內政的角度看問題,軍堂的武將們則是不管這麼多,身為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他們堅決要求以戰震懾瀚海人。
麵對主和和主戰互不相讓的強硬態度,皇帝龍寒也是難以抉擇,他身子前傾,望向軍務總長楊嚴旭:“楊愛卿,如若開戰,我們勝算幾何?”
聲音洪亮堅決主戰的楊嚴旭聽到皇帝的問話,臉上露出尷尬之色,聲音頓時弱了下來:“如果僅僅依靠遠東軍的話,勝算不足三成……”
“瀚海帝國這些年勵精圖治,兵強馬壯,根據最新的情報,他們僅僅布置在西部一線的軍隊就達到了七十個旗團,我們遠東軍和他們實力懸殊。”楊嚴旭補充道。
“既然實力如此懸殊,如果開戰那不是自尋死路嗎。”有官員嘲諷道。
皇帝再問:“如果將鎮西軍調到遠東地區,勝算如何?”
楊嚴旭考慮片刻後回答:以鎮西軍的戰力,如果再增派一些守備部隊的話,勝負應該五五開,前提是瀚海帝國不增兵。”
“好,調鎮西軍進入遠東,同時下令遠東十三個行省守備部隊向寒冰城集結。”皇帝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