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五年七月,遠東王朝各個行省民眾針對王京簽訂的《鐵蘭關條約》不滿加劇,抗議演變為暴力衝突,麵對守備部隊的鎮壓,一場聲勢浩大起義在各個行省席卷開來。
“清君側!抓出賣國元凶!”
“王朝無能!喪權辱國!”
“反對增稅!我們要求活!”
王朝積壓了三百年的矛盾隨著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而徹底激發,百姓分紛紛扔掉鋤頭,拿起簡陋的刀劍,向城鎮彙聚。
無數的百姓就像溪流一樣最終變成了汪洋大海,需要官員不得不狼狽逃竄,城鎮丟失的速度快得驚人。
王京緊急調集行省守備隊鎮壓,麵對勢如狂潮的起義軍部隊,各個行省守備部隊被打的節節後退,短短兩個星期的時間,王京就失去了對五個行省的控製,混亂的局勢愈演愈烈。
“將中央軍調回來!調北方軍南下!調集南方去去鎮壓!”
麵對雪花般的告急求援,皇帝緊急下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且抽調野戰軍團加入到剿滅義軍的行動之中。
中央軍遠在西部邊境,元帥藍玉以路途遭遇阻斷為由慢吞吞地開拔,中央軍每日前行不過二十裏。
南方軍則是傭兵帝國蠢蠢欲動為借口,隻是抽調了兩個步兵旗團在臨近的行省晃蕩一圈就跑回了自己的防區,氣的內閣首輔周儒林破口大罵,不過現在他們卻是無可奈何。
麵對來勢洶洶的大起義,駐守北方邊境地區的北方軍接到鎮壓的命令之後倒是毫不遲疑地調兵遣將,開始向各路起義軍進攻。
三十萬北方軍常年鎮守邊境,戰力彪悍,他們兵分十路依然連戰連捷,各路缺乏訓練的起義軍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紛紛遁入山林田野,短短一個星期,北方軍就收回了兩個行省。
“封北方軍元帥周鄂為鎮北王!”
皇帝龍寒為了鼓勵士氣,振奮軍心,一出手就是一個親王的封賞,這在遠東王朝的曆史上有上百年沒有出現了,這可是異性王。
各地行省總督看到北方軍元帥周鄂獲得了這麼大的好處,頓時心裏火熱起來,他們紛紛招募兵員,奮力地圍剿義軍,當然也獲得了不小的封賞,進入七月中旬,義軍的腦袋已經價值一個銀幣,求而不得。
麵對遠東王朝內地烏煙瘴氣地一團糟,在林川的努力下,他控製下的三個行省則依然保持了足夠的平穩安定。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南川軍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四十一個旗團,有這麼龐大的兵力鎮守邊境,無論是起義軍還是各路剿匪的王朝軍都是不敢輕易的觸碰,每一次見到南川軍部隊都是繞道而行。
南川軍的臨時統帥部設立在青木川,相對於王朝境內紛繁複雜的混亂局勢,各地烽煙四起,廝殺不斷的一團糟,這裏除了戒備森嚴之外,並沒有多少緊張的氣氛。
“將軍,王京傳來消息,準備冊封你為南川王,希望我們出兵剿匪。”柳子臣垂手而立,笑著向林川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