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白娘子
小時候在家鄉看地方戲《白蛇傳》,為白蛇娘娘為救夫君許仙冒險上昆侖山盜仙草、又冒死水漫金山,敢與法海鬥法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更為白蛇娘娘和許仙追求愛情幸福、婚姻自由而感動。
其實《白蛇傳》是個神話故事,講的是有個叫許仙的人救了兩條蛇,一青一白,後來白蛇便化作女人來報恩,嫁給許仙;青蛇化作丫環,也跟著。得道的法海禪師,看見許仙臉上有妖氣,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後,白蛇娘娘來尋夫,於是就水漫金山。哪知法海脫下袈裟化成一條長堤,把波濤萬頃的海水攔在堤外。白蛇娘娘終於中了法海的計策,被裝在一個小小的缽盂裏。缽盂埋在地裏,上麵造起一座鎮壓的塔來,這就是雷峰塔。
南宋初年,雷峰塔一度麵臨被拆除的危險,是塔下出現巨蟒方才化險為夷。大蟒的出現也將《白蛇傳》故事與雷峰塔纏結在一起。既然雷峰塔被法海用來鎮壓白蛇娘娘,那雷峰塔就成了一種象征——封建專政的象征。
這個法海真是壞透了!你當你的和尚,你念你的經,許仙與白蛇娘娘結合,與你何幹,這不是多管閑事嗎?無怪乎連玉皇大帝也責怪他多事,要追究他的責任,嚇得他東躲西藏,最後隻得鑽到螃蟹的肚子裏去了。真是活該!
法海算是中國封建宗法勢力的代表,這就決定他要與人民為敵,注定他要幹涉許仙和白蛇娘娘的婚姻自由。
然而雷峰塔終究轟然倒塌,這恐怕是法海未曾預料到的。“現在,他居然倒掉了,則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先生是希望它倒掉的。
雷峰塔倒了,法海失敗了。照理鎮在塔下的白蛇娘娘應該重獲自由,說不定和許仙再來一次“斷橋相會”呢!
白蛇娘娘有千年修功,按理仍應該活在人間。故此我多次到杭州,上鎮江旅遊,幻想能撞見白娘子,然而我的幻想一次次破滅,終究未見到白娘子。
最近我在鎮江金山寺春遊,在白龍洞的洞門口卻看到了白娘子和小青的兩座石像。白娘子肩著披風,威風凜凜;小青緊握寶劍,緊跟其後。一主一仆,颯爽英姿。這兩座石像是鎮江市園林局新塑造的。這說明堅持正義的事情,包括追求婚姻自由的人還是受到人民喜愛的。
但是我在古法海洞同樣看到了法海修煉的塑像一尊。據說法海是唐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篤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他尊重父意,先在江西廬山學道參禪,後從廬山順江東下,來到鎮江金山,那時山上寺宇荒廢,荊棘叢生,還有蟒蛇為害。後來,他把原來盤踞在岩洞中的一條白蟒鬥敗,驅蟒入海後便居住在洞中。法海在此苦修,並開山種田艱苦振寺,曆經千辛萬苦,為創造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法海是金山寺的開山寺祖,同樣受到鎮江人民的喜愛。
那麼,怎樣理解《白蛇傳》中的“水漫金山寺”,把法海說成是阻礙破壞一對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和美滿婚姻的罪魁禍首呢?我想:一個是神話,一個是曆史。神話《白蛇傳》裏的法海是個封建社會的衛道士,而金山寺中的法海卻是位了不起的開山寺祖。正如曆史上的曹操是位偉大的政治家,而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卻是個大奸雄。
有了上麵的認識後,我們再來尋找白娘子。金山寺還能見到白娘子嗎?就在我頭腦一閃念的時候,隻見剛才在法海洞虔誠地拜過法海的一對男女,又直奔山下的白龍洞口,在白娘子和小青的塑像前架上自動相機接連拍了好幾張雙人照。真叫人羨慕!
隻見那男的西裝革履,女的則著一身素色連衣裙,風吹裙擺,酷似白素貞。
我猛然想起:這不正是我要尋找的白娘子嗎?
祝福您,當今的白娘子和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