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美中不足(3 / 3)

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問題的關鍵所在絕對不是在這場戰鬥的敵我雙方傷亡情況有多少上麵,最重要的乃是葉萬後領導的俄國白衛軍終於是抓獲了他們夢寐以求想要的戰俘,這點,是令他們最興奮,為此,葉萬後隻差興奮的跳起來,在心中他是大對梁中國起了感激之情。

當然,葉萬後對梁中國感激歸感激,前者還是知道自己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先做一下才是上策,否則,遲則生變,必然夜長夢多,那就是,趕緊審問戰俘,從他們口中知道他們是否曉得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下落,不然,別說時間不等人,就算時間等人,被敵人遊擊隊類似“鋤奸隊”組織給幹掉就不好了。

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在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後期都是用來專門流放包括******在內的犯人的地方,故此,想在海參崴找出一兩座關押戰俘的監獄絕對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一來時間緊急,二來敵布爾什維克的遊擊隊對海參崴又這麼熟悉,葉萬後不敢冒這個險把敵人給轉來轉去,以免給敵人可乘之機,所以,葉萬後索性就讓己方的下屬們把戰俘押到己方作戰指揮部維爾薩賓館裏麵來,接著,葉萬後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最快最短的一定要從這些戰俘口中問出敵人曉得尼古拉二世的下落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錯,如今這個年頭雖然已經有人道主義組織是呼籲作戰雙方是善待戰俘之類的要求,而且,還有一部分的國家是簽署了相關的此協議,可是,別說是不簽約國家,就算是簽約國家也是陽奉陰違的對待這協議,根本就沒有認真徹底,頂多隻能用“馬虎”二字來形容。

日內瓦公約的建立是亨利·杜南努力的結果,1859年他在蘇法利諾戰爭中目擊到戰爭的恐怖。1862年亨利·杜南在《沙斐利洛的回憶》中描寫了1859年法、意對奧戰爭中沙斐利洛戰役的慘狀,以喚起世人對於戰時救護傷病員問題的注意,並提倡各國創立救護團體。

1863年創立紅十字會組織的日內瓦國際會議希望使傷員和醫務人員“中立化”。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國、比利時、荷蘭、葡萄牙等12國在日內瓦簽訂《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公約規定了軍隊醫院和醫務人員的中立地位和傷病軍人不論國籍應受到接待和照顧等。

最重要的是,在葉萬後心中認為己方一行人要想最快的得到真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下落,那麼,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刑訊逼供、嚴刑拷打以及心靈及肉體的摧殘等等,並且,葉萬後他不相信這些俄國所謂的革命黨的骨頭有這麼硬,居然還能硬的過刑具。

“弟兄們!立即把我方從戰場上抓獲的戰俘帶到指揮部來,不得有誤,拖延時間者軍法處置!”

葉萬後是通過用傳令兵和電報發送的兩種方式來傳達自己這道命令,雖然,前者的這種法子來傳達命令可能有點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的做法,這點葉萬後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葉萬後不這麼做的話,他自己真的無法放心下來。

如今這個年頭已經有有汽車的年代,並且,汽車的種類還能算是挺多的,如果說一次性運載人員最多的話,就非屬軍用大卡車了。

軍用大卡車不僅可以載人同時也可以載貨,是軍用運輸最常見的汽車之一,這次俄國白衛軍中人是用軍用大卡車運送這些戰俘的時候,他們都在車上捆綁好了篷布,把車廂給遮蓋著嚴嚴實實,其作用一是為了防寒取暖,二是為了防止有敵人的狙擊手忽然偷襲己方戰俘,殺人滅口。

而且,俄國白衛軍近衛師中人保衛這些戰俘的措施還不僅僅於此,他們是出動了步兵、摩托車隊以及汽車車隊,甚至,還動用了四輛足以以假亂真車上車廂無戰俘的軍用大卡車在並排行駛,可謂是安保措施不可不足,心思也不可謂不慎密,一看就能看出這些俄國白衛軍是久經沙場見過大世麵的軍人們。

這些開車押送俄國白衛軍近衛師中人是把汽車開的飛快,絲毫不怕汽車會翻車,旁邊其餘車輛也保護的有一定的距離,跟的相當緊,行駛速度也很快,無任何掉隊的情形。

就這樣,白俄軍隊的車輛是相當迅速的開到維爾薩賓館己方指揮部的門口停了下來,當然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狙擊手最可怕之處就是狙擊手往往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開槍得手完成任務,這些情況也是白俄軍隊曉得的,於是,他們是在己方士兵們先行下車查看己方所處的位置附近是否安全以後,然後,他們才“請”這些戰俘下車著地,“保衛”著這些戰俘進入己方的指揮部,接受審訊。

其實,毫無疑問,當這些布爾什維克的遊擊隊變成白俄軍隊的戰俘之後,他們就曉得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是什麼了,同時,他們也知道人道主義所提倡的保護戰俘的政策根本不可能保護自己,自己一行人將會受到平生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折磨,這點,他們的長官明瓦裏夫就曾經不止一次的跟他們說過,他們也深信不疑。

盡管,葉萬後是軍人他不是警察特務和間諜,可是,葉萬後也是對這方麵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故此,葉萬後是在這些戰俘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吩咐己方一行人,道:“弟兄們,等到我方抓到的戰俘一來,立刻把他們十幾名俘虜分成若幹批,即是一人送到一間房間裏麵去,不許浪費時間,單刀直入,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法子來對付這些亂黨分子,你們都務必給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葉萬後的意思很明確是可以讓自己的下屬們動用任何手段,當然了,和顏悅色的好言相勸讓那個敵戰俘說出事實的真相的手段也行,可是,這支俄國白衛軍近衛師的軍人們都是在戰場上暴飲敵血之人,他們根本不相信用“懷柔”手段能夠讓戰俘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於是乎,一場令這些戰俘平生都難忘的刑罰新鮮出爐運用在了他們身上。

“啊!……”

“啊!!……”

“啊!!!……”

葉萬後是焦慮萬分等待自己下屬們從戰俘身上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前者除了聽見這些戰俘是發出撕心裂肺的叫喊聲之外,除此之外,前者就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對自己有用的情報,這讓葉萬後忍不住皺眉苦臉,暗暗叫苦。

時間不等人,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對俄國白衛軍所有人的重要性哪怕是一位俄國平民老百姓都知道,葉萬後是深深的明白己方一行人晚一秒知道尼古拉二世的處境,那麼,尼古拉二世就多一分危險,那麼,對他們俄國白衛軍危害極大,為此,葉萬後被急成熱鍋上的螞蟻。

無奈,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葉萬後越是著急苦等好消息的到來他越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所幸葉萬後絕非尋常人等,他在戰場上打了無數的硬仗苦戰和鏖戰,心中的計謀不曉到底有多少。

常言道:“解鈴還須係鈴人”,就在葉萬後是一籌莫展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時候,他腦子裏麵是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想到一個人說不定能夠幫助自己解開這個棘手的問題。

此人其實不是別人,正是梁中國,要弄清楚的是,葉萬後可不是疾病亂投醫,他是有充分的想法才這麼做的,之前,他們俄國白衛軍近衛師中人能夠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極大功勞都在梁中國身上,而且,葉萬後看的出來他梁中國絕非一個池中物,非等閑之輩,來日必成大器,故此,像梁中國這樣子的一個人,葉萬後器重梁中國也是在情理之中。

事不宜遲,這件事情隻能早不能晚,隻能快不能晚,這麼的,葉萬後更再也不敢繼續耽擱下去,他立即是給在指揮部內的自己下屬們下達命令,道:“弟兄們,梁中國何在,你們趕緊去找,把他給我找來,我有要事和他們商量!”

接受葉萬後命令的人才是一些偵察兵,偵察兵,他們得主要任務是深入敵後,偵察敵軍事目標的位置,捕捉敵方俘虜。為我火炮及空中打擊提供詳實的地理坐標和破壞情況。其它任務還有:對戰役發起前敵軍動態的偵察,為己方火炮進行目標指示,對敵軍重要軍事目標的偵察等等。

軍令如山,盡管,接受葉萬後命令的俄國白衛軍近衛師的偵察兵搞不懂前者為什麼要找梁中國,可是,他也不敢違抗長級的命令,他是應了一聲“是!”以後立即去執行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