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參崴要塞(3 / 3)

要塞建築中使用電動混凝土攪拌機來配置混凝土,原料碎石來自要塞附近的采石場,並用纜車運至要塞,然後經過各種加工工序,包括洗去塵土、在水中浸泡幾天使之更易於攪拌等。除了混凝土攪拌機,抽水泵、鑿孔機和其他設備都是電動的,為了在夜間和地下施工,隧道和其他地方都安裝了電燈,為搬運數千噸的水泥、沙子和碎石,還使用了電動搬運設備和纜車。

出乎梁中國和南川盛櫻兩個人的意料之外,當他們兩個人是站在海參崴高高大大堅固無比的要塞堅硬大門門口之前,他們兩個人就從老遠處瞧見一堆武裝人員是駐守在海參崴要塞的四周,其進入他們二人視線總人數大概有六七十人,呈警戒之態分布海參崴要塞各個位置要點,不知是來保衛海參崴要塞,還是來搞破壞的!

結果,令梁中國和南川盛櫻兩個人是感到虛驚一場的是,他們二人是走到前方更近一點一看,梁中國竟然發現其實這些武裝分子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隊伍吞軍土匪中人的成員們,這讓梁中國和南川盛櫻二人放心下來,又讓他們兩個人感到一絲奇怪。

梁中國和南川盛櫻奇怪的內容很簡單,這些吞軍土匪們怎麼來海參崴要塞了,因為,在他們二人的印象之中梁中國並沒有下達讓他們來海參崴要塞的命令,既然如此,他們這些人怎麼會來這裏,莫非有什麼意外發生了。

這麼的,抱著這個疑問的梁中國和南川盛櫻二人就上前朝自己人去詢問,希望得到答案,而這些吞軍土匪們看見自己當家和南川盛櫻來了,他們都是笑臉相迎一一回答了問題,如此,前二者這才曉得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總的來的其實也不是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一切隻是吞軍土匪為了有備無患才來這裏的,原來,梁中國是領導一千多的吞軍土匪來到海參崴,進入海參崴火車站之後,就把己方的弟兄們派到以海參崴火車站為中心方圓數公裏的各個要地,結果,其中是有一組一百多人的土匪們是在海參崴的街道上遇見了一個自稱叫做沈廣煥的中國人,希望他們盡快來到海參崴要塞駐防,以免海參崴要塞會便宜他人,甚至,是外國人。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梁中國和南川盛櫻二人正要找沈廣煥此人,沒有想到他自己倒是“送”上門來了,也正是因為前二者聽見自己需要找的重要人物是出現了,所以,他們兩個人是聽的更加仔細了。

沈廣煥這麼說絕非危言聳聽,誇大其詞的說法,其實,自從沈廣煥是離開日本人的庇護是自己獨立找工作養活自己之後,他就一直待在海參崴要塞生活,這段期間,海參崴被蘇維埃組織控製,還被落在白俄手中,所以,沈廣煥是一直在蘇維埃的幫助下過日子。

自然的,這其實隻是表麵現象,沈廣煥待在海參崴要塞除了有一個居住的環境之外,最重要的他還找到的一份可以讓自己勉強吃得飽的飯碗,海參崴要塞在海參崴對白俄和蘇維埃中人都十分重要,肯定是需要好好請人“照看”,而沈廣煥是一個懂得修築的工人工程師技術人才,且他被沙俄政府騙到俄國遠東還曾經參與繼續修築、增補和擴大海參崴要塞的工作,這樣,海參崴蘇維埃組織會讓他留在海參崴接著工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肯定的,這些海參崴的蘇維埃組織中人一定不曉得沈廣煥跟白俄以及布爾什維克黨人統統都有仇恨的關係,而且,他們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仔細去查沈廣煥的這點關係,而沈廣煥也不是傻子,他當然不會像傻子一樣到處亂說這層關係,所以,沈廣煥方能活命至今,更能孤身在海參崴要塞活動。

堅固的海參崴要塞之強大絕對是一把雙刃劍,在自己的手中能夠重創敵人,在敵人手中則會嚴重傷害自己一行人,今日戰場白俄和蘇維埃人之間的戰鬥以梁中國等這些中國土匪突然介入讓白俄獲勝,很自然的,當沈廣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他最當心的就是敗者蘇維埃人士會把海參崴要塞給炸毀掉,以免資敵,故此,沈廣煥請吞軍土匪中人趕緊趁著這時海參崴要塞又權力真空期間立即進駐,以防歹事發生。

聽完己方中人說出的大致情況之後,梁中國立即問,道:“弟兄們,那那個沈廣煥現在在哪裏,我想馬上見他!”

“當家的,我們還不知道這個沈廣煥到底是不是真的冒牌貨,到底懂不懂的海參崴要塞的方方麵麵,以及到底懂得多少,所以,我們的幾名弟兄正領著他在海參崴要塞內部測試他到底有多強!”一名吞軍土匪說道:“好!當家的,我馬上就他叫過來!”

吞軍土匪是馬上按照梁中國的命令行事了,前者是急急忙忙又有條不紊的跑入了海參崴要塞之內把沈廣煥給找出來與自己當家見麵,幾分鍾過去以後,在梁中國和南川盛櫻安安心心的等待之下,他們兩個人是看見己方那名土匪是領著一個黃種少年來見自己,且逐漸麵容清晰開來。

南川盛櫻倒也罷了,她已經見過沈廣煥了,她當然曉得後者長什麼樣子,可梁中國卻是頭一次見他,並且,梁中國現在還需要沈廣煥的幫助,他當然要好好留意打量沈廣煥一下,見他到底長什麼模樣。

南川盛櫻小聲在梁中國耳邊嗬氣,道:“梁中國,沒錯,就是他,來的正是沈廣煥!”

被吞軍土匪帶過來的黃種少年年紀看上去是比梁中國還要小,大概隻有十三四歲,身子挺高,瘦骨嶙峋,連臉部都偏瘦,連十五歲都不到,穿著一身灰色的長袍馬褂,外套一件厚厚的黑色棉衣,雙腳奔走平穩有力,雙臂擺動,額頭上滲出一層又一層的密汗,身子腰杆也挺的很直,鼻子輕輕的呼吸,嘴巴兩片唇差不多厚度。

隨著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的不斷擴大,中國近代的傳統服飾麵臨著巨大的衝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廢除了帝製,建立了中華民國。民國成立以後,清朝的服飾製度大部分被革除,傳統服飾至此發生了整體上的變化,可是,這就不意味著中國人從此就不穿清朝服裝,別的不說,長袍馬褂就被很好的被保留下來了。

長袍馬褂為清代滿族男子最常用的服飾之一。馬褂加於長袍的外麵,它起源於騎馬短衣。後來,長袍馬褂傳到民間成為社會普遍流行的便服。

民國元年,北洋政府頒布的《服製條例》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長袍與馬褂多為圓領、窄袖,後來不少長袍是企領的。長袍為大襟,馬褂是對襟。

長袍、馬褂有禮服、便服之分。用作禮服時,在款式、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格式。長袍用藍色,大襟右衽,長至踝上6厘米,左右兩側下擺處,開有30厘米左右的長衩,其袖長與馬褂同。馬褂一般用黑色絲麻棉毛織品縫製,下長至腹,前襟釘扣5粒。若作為便服,顏色可以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人們還喜歡在長袍外加一件馬甲,代替馬褂。

工人往往幹的都是最髒最累最重的活,故此,在長年辛苦勞動之下,工人的手是最好認的——裂痕、漆黑無比、血痕,有的工人的手掌裏麵還冒著血,手掌內部長滿厚厚多多的老繭,這些都可以成為證明一個人是否是工人最好的證據。

梁中國是為了分辨出沈廣煥此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工人或說工程師之類的人物,前者特意去留心觀察後者的兩隻手是不是有這些痕跡,結果,前者發現後者的手部是深深刻著這些痕跡,就連手背上也盡是如此痕跡,兩隻手絕對已經是飽經滄桑!

“你好,梁中國,我的名字叫做沈廣煥,乃是中國赴俄的華工,很高興與你在海參崴見麵!”那位中國少年如實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沈廣煥既然報上了自己的名號,那麼,梁中國也是毫不避諱的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沈廣煥聽完了梁中國的自我介紹之後,前者是“哇!”的一聲,一邊仔細打量梁中國,一邊大呼叫道:“梁中國,你就是梁中國,果然聞名不如見麵,今天我沈廣煥見到你真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