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月10日。海參崴。
當吞軍土匪和南川盛櫻以及白俄軍人們是明確了自己一行人要行事的目標之後,幾天下來他們就一直沒有閑著,陷入了緊張的忙忙碌碌之中。
論忙碌程度,中日俄三方人員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平分秋色,不分伯仲,這邊吞軍土匪大致所做的工作有聯絡在海參崴等地的中國土匪武裝、拆卸海參崴要塞、向海參崴各方勢力是表明己方來西伯利亞地區的立場,以及安置各種武器彈藥物資和保護在海參崴的日本僑民等等。
那邊日方以南川盛櫻為首他們是幫助中方人士在海參崴立足,幫助中方人士招募赴俄華工把消息刊登在中國地區的親日報紙上麵,以及搜集時時刻刻最新的情報和配合保護日本人的吞軍土匪的工作等等。
還有,白俄近衛師中人這些地頭蛇的工作也不輕,他們這些人的工作主要是在籌備召開梁中國提議“散發糧食”大會,和招收一批俄警維持海參崴治安,以及嚴防蘇維埃等人是卷土重來和想法設法尋找他們的藏身之處,想要把他們統統消滅幹淨。
老實說,這些焦頭爛額的工作的的確確是把這些待在海參崴的風雲人物給忙的不可開交,差點累死,他們連忙裏偷閑的機會和時間也沒有,不過,好在工作再多也都有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到了這日,中日俄三方人員總算把手頭上的事宜給處理的差不多了,應該進入一段比較輕鬆有趣的娛樂時光了。
莫要誤會,這裏說的“娛樂時光”可不是在海參崴唱歌跳舞找樂子什麼的,乃是指的是在海參崴的山上采能夠給人醫治病傷的草藥,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其實都知道,他們在海參崴或說濱海邊疆州乃至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早晚會有驚天動地的大仗,而且,小戰鬥肯定也會接踵而來,連綿不斷,要是他們不盡早拿到草藥,別說會被敵人給采光或者燒掉,到時候真的打仗,他們這些人會有不必要的傷亡。
另外,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統統都知道,他們不是傻子,他們心裏麵相當清楚,現在海參崴的深山老林肯定潛伏著不少蘇維埃遊擊隊等分子,他們萬萬不能貿然上山找死,這幾日的時間前三方中人一直在做著搜集海參崴大山的資料,準備進山需要的器材,尋找熟悉海參崴大山的人材,以及觀察天氣等等。
今天這個日子可能不是海參崴最好的一個日子,卻是一個海參崴沒有下雪的日子,下雪日子與昨天正式停止,即便海參崴的積雪是沒有在退化之中,可是,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卻曉得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在浪費,多種因素被迫他們必須進山區采摘草藥,否則,極有可能夜長夢多,遲則生變。
再說了,打仗哪有平平安安的,根本不可能有萬無一失的局麵出現,深深明白這些道理的中日俄三方人員是故決定今日進山采藥,而具體目的地就是海參崴的鷹巢山。
要說的是,鷹巢山山頂是海參崴的最高點,不過所謂“高”,隻需要爬一小段路就到達終點,其實也隻有185米左右而已,從鷹巢山上鳥瞰下來,就是瀕臨世界聞名的不凍港——金角灣,其大致位置是在海參崴的東麵位置。
要去鷹巢山的其中一位人物就是梁中國,他是頭一次來海參崴,根本沒有登過鷹巢山,不過,他據葉萬後這個“地頭蛇”告訴他,如果你站在鷹巢山俯瞰,還可以看到金角灣海灣的全景,這座海灣的大陸架就像一個彎彎的牛角,岸邊高低起伏的山巒,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樹林,那一片片的綠色緊緊依偎著海的邊緣,灣岸邊稀稀拉拉的樓群和零零星星的尖頂木屋,構成了這座海灣重鎮……
而且,葉萬後還告訴梁中國,自從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20多名沙俄海軍乘坐一艘名為滿洲裏號的軍艦登陸海參崴。當年那個沙俄艦長的塑像,也設立在了鷹巢山的山頂。在中國人的眼裏這位艦長就是侵略者,但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他卻是一位傳世英雄,另外,鷹巢山最高點上又矗立著兩位人物就是希臘傳教士兄弟基裏爾和梅福季的雕像。
梁中國自然明白葉萬後為什麼告訴他這些,前者可是一位反俄的中國土匪,後者是害怕前者會因此看見鷹巢山的雕像之後會有“辣手摧雕像”的舉動,所以,後者再給前者暗示,希望梁中國不要太衝動,免生事端。
梁中國會意之後,他立即向自己的師父葉萬後表示自己一定“規規矩矩”,絕不給他人增添負擔,而且,當前者曉得鷹巢山還有一些別的俄羅斯建築物以後,前者向後者保證自己一行人絕對不搞任何破壞,反之,還會小心翼翼行為避免有損壞現象發生。
還有,要說明的是,他們這些人之所以把目標鎖定在鷹巢山上,乃是因為鷹巢山的名氣最大,最多人熟知鷹巢山,這多多少少給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一些便利之處。
早上七點多,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們先後在不同地點吃完早飯,然後,他們又忙了手頭上的一些事宜之後,在八點多時分正式於海參崴的中央大街斯維特蘭那大街集合出發。
鑒於這次去鷹巢山出發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出發陣容如下——有中國人梁中國是率領著三百名吞軍土匪,日本人南川盛櫻率領幾十名日本男女,以及葉萬後分撥出二十名的白俄士兵與他們隨行,最後,就是對鷹巢山極為熟悉常去此山打獵的俄羅斯本地人三十多名。
當然了,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這麼安排是大有用意,中國這方梁中國一行人是不熟悉海參崴鷹巢山的一切因素,他們自然是需要人來帶路才能更好更早的采到藥,那些白俄和本地俄羅斯人的作用就是當向導,替前一方中人節約時間,避免走冤枉路以及采摘到最有價值的草藥,而南川盛櫻這些前往鷹巢山的人員們全部都是精通忍術職業為日本間諜的日本青年男女,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他們有這種軍民配合,男女搭配以及互相合作的模式進山才草藥肯定不會有大問題發生的。
還有,他們這些人是把進山采摘草藥的工作備足了,除了有可能進山要麵對敵人所需要的冷熱兵器以外,那些裝草藥背在背上的籮筐,割草藥所需要的鐮刀,辨明方向的指南針,能夠清晰看見遠處事物的望遠鏡,以及一些可以立即食用充饑的壓縮餅幹和水等等。
由於,這個時候他們這些人去鷹巢山可能危機四伏,會充滿危險,所以,他們這些人在行走的時候都是結伴而行,隊伍迤邐而行,緊緊跟牢,避免有走失跟丟的現象出現,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這些中日俄三方人員大部分都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的生存,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們才在海參崴鷹巢山出發,可那些善於打獵的俄羅斯本地人卻是為了可觀的金錢利益才幫助前一些中人的。
這些中日俄人員們來鷹巢山采藥的人員們心思也算周密,考慮的也是挺全的,他們是在那些俄羅斯本地人的提醒之下已經考慮到鷹巢山地上可能會有一些獵戶在山上擺下的捕獸夾和設下的捕獸圈套,和敵軍中人在山上埋下的地雷,以及天然陷阱等等因素,他們這些人是男子的手牽著女子的手相互扶持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
齷齪的人才想不堪入目的事情,這些中日俄人員們這種做法絕對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為出發點才這麼做,而且,也絕對是一種十分正確的做法,無可厚非,在他們這些人隊伍裏麵無人腦海中有肮髒念頭,一心隻想著快點采摘到草藥,利自己利同伴利友軍在行動。
這些中日俄人員們幾乎人人都是對軍事或者戰鬥有一定了解的人,他們明白山高路遠坑深,樹木雜草茂密叢生的區域曆來就是罪犯逃匿或者伏擊敵人的理想處,這點,這些人員要麼是當事人要麼就是有所耳聞,或者就是有親身經曆過,他們麵對極有可能敵人依托著複雜險惡的自然環境條件,藏匿於山高陡坡,溝壑起伏,林術雜草茂密叢生等地帶,有著隨心所欲的選擇有利地形。
毋庸置疑,敵暗我明的這些中日俄人員們都知道自己倘若大意或者一個馬虎疏忽,他們將會給自己和同伴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甚至是流血犧牲。
《孫子兵法》在《地形篇》曾有論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惡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用戰者必敗。”
似乎《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在傳達著一個信息:地形有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也正是這樣的豐富多彩的地形恰恰是用兵作戰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積極主動考察地形險惡,計算道路的通達遠近,這些都是明智的指揮員必須掌握的方法,是擒敵製勝的必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