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2)

引子

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下過這麼大的雨了。

說不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感覺上,好像就是最近幾年,天時已經嚴重不正了,該冷的時候不冷,該熱的時候不熱,該下雨的時候不下雨,該下雪的時候卻飄雨絲。有明白的人說,這都是人類敢於改造大自然和大力發展工業的結果,還說再這樣下去的話,整個人類都將會失去前途。但這種趨勢就像是刹不住的列車,很難停下來了,除非徹底出軌或在某個地方撞個粉碎。

這麼大的雨真的已經多年不見了。

在灣水縣的曆史上,1962年曾經下過更大的雨,引發了很大的洪水,當時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從那以後,這個地方還算平順的,有些自然災害也是小的。因為1962年的大災之後,政府就在灣水縣的周邊各縣調集了近十萬的人力,在灣水河的中段,也就是丘陵向平原過渡的地帶修了一個大水庫,下遊又修了幾條幹渠,不隻具備了防洪抗旱的功能,灣水縣的中南部從此也有水田了。

灣水河貫穿了灣水縣全境,源頭在燕山深處,原來是直接流向渤海的。有了水庫後,河的中間就有了一個大湖,叫灣水湖。可最近幾年,天上的雨少、雪少,燕山裏流出的水就少,水庫裏的庫容不足,幹渠就成了擺設。為了保住下遊的那些水田,農民們先是在田裏打機井,後來地下水位也在不斷下降,水田就又改成旱田了,基本退回到了靠天吃飯的時代。水庫下遊的灣水河裏,水源也不是來自燕山深處或水庫裏的清水了,而是很多工業企業排放的汙水。雖然當地政府總在強調治理,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可多年的滲透已經生成很大的貽害了,想回歸當初怕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這一次的大雨顯然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天氣預報說最近幾天有大雨,天果然也是陰沉沉的,但連著三天也沒下。到第四天頭上,天上終於滾起了驚雷,卻不是響在高空的,幾乎都是炸響在人們的頭頂。有許多人看見閃電從低沉的雲層裏疾射出來,直接紮到地上,哢哢響得讓人膽戰心驚。後來就是連續三天的瓢潑大雨,山洪傾泄而下,灣水湖緊急泄洪,但還是有許多道路、村莊被淹了。

這也許並不稀奇,每一個詞彙都可以說明對應的事情曾經發生過,並且將來還會發生。就像洪災,全世界很多地方都經常發生,是自然的產物,應該是不稀奇的。洪災也必然要造成一些破壞,這也不稀奇,就像這次灣水縣遭受的洪災,不隻衝壞了道路,淹了村莊,還把縣境北部燕山上的一段長城澆塌了,出現了一個大豁口,這有什麼稀奇的?

稀奇的是那段長城被澆塌的同時,最靠近那段長城的大道嶺村村民經曆了一場讓人無法相信的事情,以至於很快把報紙和電視台的記者也驚動了。

報紙很快就出了報道,大意是這樣的:

2008年夏季的一天,天氣預報說華北地區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將有特大暴雨。在大雨來臨之後,灣水縣就成了那個所謂的局部地區。在特大暴雨降臨之後,灣水縣北部燕山上的一段長城因為年代久遠,被大暴雨澆塌了。

大道嶺村就建在一個小山坡的緩坡地帶,離那段長城的直線距離不到一公裏。由於那天大雨,人們都躲在了家裏,滿耳聽到的就隻有讓人揪心的雨聲和嚇人的雷聲。傍晚時分,人們聽到北麵的山上傳來了一陣嘩啦啦倒牆的巨大響聲,感覺上,地麵甚至出現了輕微的震動,腦筋轉得快的人就想到,可能是長城倒塌了,或是發生了泥石流。好奇心和驗證心理驅使著人們要看個究竟,就找個擋雨的東西出了家門向北望。其實,下著那麼大的雨,又隔著將近一公裏的距離,應該是什麼也看不到的,但事實是,出來觀望的村民真的看到了,卻不是看到了城牆的倒塌,或是泥石流,而是一場立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