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封江拒敵
1937年8月上旬,淞滬地區戰雲彌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如果跟日本鬼子在長江上硬拚海軍的戰艦,客觀地說,當時的中國海軍的實力真是沒法跟日本鬼子的海軍相比啊!咋辦呢?
麵對著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國民黨的海軍部製定出了封鎖長江,構成基礎阻塞線的計劃。用以防止吳淞口外的日本鬼子的戰艦溯江而行,西進淞滬地區,或者,甚至進攻南京市。
…………
蔣先生在南京最高國防會議中,決定在日軍尚未進攻長江流域之前,製敵機先、封斷長江航路,截斷長江中上遊九江、武漢、宜昌、重慶一帶的日軍第11戰隊13艘艦船和大批日僑的歸路,作為與日交涉的籌碼;並防止日軍再度溯江而上。
海軍代表陳季良,提出立刻實施沉船封江行動,並獲批準。
長江在江陰附近的江麵比較窄,江水深度也不太深,而且長山一帶設有炮台,能控製下遊的水道,加之江防司令部等都在長山山麓,便於指揮。所以,準備以江陰為主要阻塞線,同時準備在黃浦江口也進行阻截日本鬼子的艦隊……
會議決議:準備在1937年8月12日執行封江。
誰料風雲突變。擔任會議記錄的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權、潛伏在南京湯山溫泉當服務員的日本女間諜南造雲子,引誘下水。當晚,黃浚即將絕密情報,悄悄地傳遞給與之接頭的日軍諜報人員……
8月11日,海軍部派甘露測量艦,皦日測量艦,青天測量艦及炮艇綏寧艦,威寧艦破壞江陰周遭由西周、滸浦口、鐵黃沙、西港道、狼山、通州沙、青天礁、劉海沙到長福沙、龍潭港、福薑沙一帶的燈標、燈樁等等……
各艦由江陰下遊江麵開始,在兩日內完成了航標的破除作業。
在此同時,海軍第1艦隊與第2艦隊主力已經奉命向江陰集結,49艘軍艦進入長江待命。
8月12日,兩個艦隊主力在江陰江麵集合完畢,這是甲午戰爭之後海軍的第一次對外大型動員,令全體海軍將士激動不已!
海軍艦隊的主力原本集中在湖口與下關,在湖口的第1艦隊由陳季良司令率領,滅燈疾行了十個小時趕到江陰.全體官兵皆懷高亢鬥誌,願與日寇決一死戰。但是當艦隊在江陰江麵集中完畢之後,滿懷熱血等待著“中國深望每人能盡其至責”旗令的官兵們,愕然發現他們將目睹中國海軍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集體“自沉”。
首批自沉的軍艦為艦齡最大的“通濟”練習艦、“大同”、“自強”輕巡洋艦、“德勝”、“威勝”水機母艦、已停用的“武勝”測量艇、均已停用的“辰”字與“宿”字魚雷艇,這批軍艦大多為清代遺留的舊艦。
此外,海軍還向招商局與各民輪船公司征集20艘輪船,同時自沉,以構成江陰鎖線。當第1艦隊抵達江陰時,等待自沉的28艘軍民艦船已經停泊在君山江麵。
8月12日上午8時,江陰江麵各艦由“平海”號輕巡洋艦率領進行升旗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