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九江暴行(1 / 2)

第705章九江暴行

日軍在九江所施的種種最酷虐的手段,最毒辣最叫人痛恨。

很多九江城內的中國青年婦女,被日軍奸汙了,並且還要打絕育針和防毒針……

日軍在九江城內,大量地拆毀市內建築物和大肆搶劫……

九江是長江流域比較繁華的一個商埠,市內建築物很多。日軍占領九江後,即大肆拆毀,將所拆下的鋼、銅、鐵、鉛等全部運走一空。

在九江城內,連由三馬路通大中路的一座龍開河鐵橋,都被日軍拆毀了。至於工廠、商店物資和居民的貴重衣物財物等,均遭敵寇數次搶劫,使繁華的九江成了一座荒涼的城市。

在日軍還沒有攻下九江的前夜,許多耶穌教信徒都扶老攜幼紛紛進入天主堂避難。

還有鄉下一些耶穌教信徒,也都趕先跑進天主堂,滿以為這裏是個安全窩。

日軍占據九江幾天後,日軍戰艦的水兵每天登陸數次,每次約100多個水兵,來天主堂捉人去當苦役。

後來,由於這些在教堂裏避難的中國同胞的反抗,日軍便把這300多個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幼一齊捆綁起來,投入南門外的甘棠湖內,全部活活淹死。

在九江通向瑞昌的一條公路,曾被國民政府軍在撤退時破壞掉了,因此,日軍強迫九江城內的中國人去修複這條公路。

日軍並用飛機來回地在公路的上空監巡,倘若發現哪一段不用力修築,或沒有趕快完工,或發現工人休息和‘偷懶’,敵機就用機關槍掃射。這樣,被日軍逼去修路的中國同胞們,不知道被日軍殺死了多少……”

日軍為了鞏固其在九江的殖民統治,實行了“以華治華”的政策,迅速搜羅漢奸,建立偽政權。

日軍攻入了九江後,便組織了偽難民整理委員會,漢奸劉若民任委員長,之後,又改為‘治安維持會’,吳應池、王國瑞為正副會長。後來,日軍又改為九江縣政府籌備處,朱文超為處長。

不久,即成立偽九江縣政府,王國瑞為偽縣長。

日本人以正式官吏及顧問身份,監視偽政府工作。大小事情必須征得日本官員的同意,才能施行。

九江的軍事則完全由日駐軍司令部管理,下設憲兵隊。

九江偽縣政府成立後,將城區鍾亭以西辟為日本人開設商店,以東則為中國人居住。

在九江的城東和城南均設有哨卡,中國人來往,須向日軍哨兵深深鞠躬行禮,稍不注意,即遭毒打。

在九江的中國人,欲遷居或開店營業,須先報請日偽特務機關及日軍許可。

1938年7月9日至22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從內部指導中國政權大綱》,規定:“徹底禁止抗日言論,促進日華合作”;“對共產黨,應絕對加以排除、打擊;對國民黨,則應修正三民主義,使之逐漸適應新政權的政策”;要“振興儒教”,宣揚中國封建道德和倫理觀念,達到征服中國民心,服從他們日軍統治的目的。

當時,在九江城區多數居民到外地逃難,兒童就學者甚少,僅辦一所小學,後又增辦一所中學,校長為田汝梅,地址在蔭園。對這兩所學校,日軍經常派人來巡視,向教職員和學生灌輸“中日親善”、“共存共榮”、“大東亞新秩序”等蠱惑人心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