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汪偽政府成立
抗日英雄楊靖宇就義後被安葬時,不論在場或不在場的蒙江老百姓們,聽到了此消息後,都默默地真心悼念我們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華勝利也通知抗日義勇軍獨立旅的全體官兵要在本部中,對抗日英雄楊靖宇進行悼念……
華勝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在抗日義勇軍獨立旅中,要樹立英雄楷模,以讓抗日義勇軍獨立旅的官兵們進行學習。
……
1940年3月30日,華勝利得知了在日軍占領區的南京,舉行了所謂的“國民政府”還都儀式,正式成立了傀儡政權,發表《和平建國十大政綱》。華北臨時政府,改為華北政務委員會,撤消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這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以汪精衛(本名汪兆銘)等投靠日本的中國國民黨黨員為首建立的政權,其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名,實際上則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扶持的傀儡政權之一。
1940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於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擔任該政權的“國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周佛海、李士群為主要成員……
日本政府對汪偽政權發表宣言:“決定給予全力協助和支援。”
汪偽南京國民政府,其組織機構仍用國民政府的組織形式。
汪偽“國民政府”曾一度遙奉重慶國府主席林森為主席,汪精衛任行政院院長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長陳公博﹑司法院院長溫宗堯﹑監察院院長梁鴻誌﹑考試院院長王揖唐、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蘇浙皖三省綏靖軍總司令任援道﹑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齊燮元、財政部長兼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周佛海等。
汪精衛原是中國國民黨成立初期的主要人物,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也是蔣介石的主要政敵。
汪偽“國民政府”為和以蔣為首的重慶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汪精衛政權自稱是合法的國民政府,並沿用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青天白日標誌和中華民國國歌作為國旗、國徽和國歌,另加三角布片,上書:“和平反共建國”字樣。
汪偽國民政府,雖然名義上接管了原“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和“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的轄地,但是“臨時政府”改組後的“華北政務委員會”與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實際上仍保持較高的獨立性。總之,都是給侵華的日軍搖旗呐喊的敗類……
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表明汪精衛集團完全淪為日軍侵華的工具……
……
日軍除了扶植了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日軍還在準備著在1940年繼續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以打破數月以來與國軍對峙的局麵。
早在在1940年3月間,中國和守軍就已獲悉日軍第11軍有從信陽、武漢向鄂西北大舉進攻的企圖。
4月10日,蔣介石致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等,指出:“對敵進犯沙、宜,應迅即預行部署,準備先發製敵……第五戰區應乘敵進犯沙、宜企圖漸趨明顯以前,行先發製敵攻擊。以湯恩伯、王纘緒兩部主力,分由大洪山兩側地區向京(山)鍾(祥)、漢(陽)宜(城)路之敵攻擊,並由襄(陽)花(園)路、豫南及鄂東方麵施行助攻,策應作戰,打破敵西犯企圖。其攻擊開始時機,由戰區密切注視敵情,適機斷然實施,但須於四月中旬末完成攻擊諸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