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空襲東-京,炸死你小鬼子
華勝利得知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了,中國軍隊取得了勝利。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全國。也使中國軍軍,進一步堅定了抗戰到底必勝的信心……
日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失利了,也破滅了日軍想迅速滅亡整個中國的幻想。
日軍轉而加大了對東南亞一些小國的侵略……
1942年1月1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入了侵緬甸……
同時,華勝利得到情報,在1月19日這一天,蘇軍奪回莫紮伊斯克地區,使得被德軍重兵相逼的莫斯科危機解除了。
這一消息,使華勝利非常高興,因為華勝利知道,日後收複日軍占領下的東北,還是需要蘇聯紅軍南下的幫助……
……
1942年1月20日,納粹德國召開望湖會議,決定消滅猶太人。猶太人在德國,以及在德國占領下其它國家和地區內,都麵臨了空前慘痛的滅頂之災……
1942年1月25日,泰國向美國和英國宣戰……
泰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是軸心國的仆從國。
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入侵泰國之前,泰國一直處於中立。
太平洋戰爭伊始,日-本帝國就施壓泰國,要求泰國給予日-本軍事通行權,以借道入侵英屬印度和馬來聯邦。
多數泰國民眾不接受這一要求,但是首相鑾披汶-頌堪所領導的泰政府認為:和日本保持友好關係,要優於被日軍征服,因此,泰國同意了日本的要求。不久,泰國便對盟軍宣戰。
相比於另外一個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來說,泰國政府仍然有管理內政和軍隊的自由。
日-本同泰國的關係,類似於德意誌第三帝國同芬蘭、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關係。
最終,泰國的主權被保留,日-本將泰國視作盟友,而非傀儡政權。在戰爭後期這一原則,就悄悄地改變了。
1942年2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新加坡向日-本投降……
2月19日,日軍飛機,襲擊澳大利亞達爾文地區……
2月22日,美軍撤出菲律賓……
3月8日,爪哇島上的荷蘭軍隊向日軍投降……
4月9日,日軍占領了菲律賓巴丹半島,呂宋本島淪陷……
日軍的無限侵略行徑,簡直太囂張了,美國決定要狠狠地教訓下小日-本。
珍珠港遭襲之後,美軍在戰場上又接連被日軍打敗。美國國內的公眾一片嘩然,美軍士氣低落……
早在1941年12月21日,在美國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便向與會成員,指示軍隊應盡快組織針對日本的報複性打擊……
打擊方式,決定采取空襲的模式。這一概念,來自於負責反潛法案參謀次長的海軍上校FrancisLow。他曾經幾番視察位於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海軍機場,發現那裏的跑道塗上了航空母艦甲板上的圖案,用作飛機著艦訓練……
美軍準備用B-25飛機轟炸日-本的本土。
美軍的B-25屬新款飛機,尚未用於作戰,這也是杜立特所擔心的一點。但是,之後B-25的測試,顯示了它足以滿足此次空襲的要求。
在杜立特首次彙報方案時,他的計劃是空襲結束後,飛機可以飛往蘇聯的海參崴地區,這樣航程就可縮短600海裏(即1000公裏),依據租賃法案,著陸之後,這些B-25可暫時移交給蘇聯,機組人員就可返回美國了。
為此,白宮派專員前往蘇聯密談,卻無果而終。
原因就在於,蘇聯於1941年4月,早已同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斯大林不想拿同美軍合作來得罪日-本。
白宮認為,即便蘇聯同意降落,機組人員也有被移交給日方的危險。因此降落蘇聯的方案遭到否決。
後來的轟炸方案,確定使用B-25轟炸機之後,兩架B-25搬上了停泊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大黃蜂號航母甲板,於1942年2月3日毫不費力地從航母上成功起飛。
空襲計劃,因此迅速得到了批準,第17中型轟炸機大隊前往諾福克,開始從中征募誌願者。
之所以選擇第17中型轟炸機大隊,是因為首批B-25就是分配到該大隊服役的,截至1941年9月該大隊的全部4個中隊,均已配備了B-25。
第17大隊,不僅是美國陸軍航空兵中的第一支中型轟炸機大隊,而且機組人員駕馭B-25的經驗也最為豐富。
美國參戰後,第17大隊最先是隸屬於陸軍航空兵第8轟炸機軍團。
接到命令後,美軍第17飛行大隊,跨越整個美國,迅速機動至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陸軍航空兵基地。
對外宣稱,將負責美國東海岸的反潛巡邏,實際則是為空襲日本作準備。
美軍第17大隊2月9日正式遷移至哥倫比亞,作戰人員被告知他們有機會參加一項極為危險的任務,願意參加者自願報名。出於保密方麵的考慮,對大隊任何官兵都沒有透露任務內容。
2月17日,第17大隊脫離陸軍航空兵第8轟炸機軍團。
初期方案中,空襲需要20架轟炸機。因此從第17大隊挑選了24架B-25B米切爾轟炸機,將其運抵Mid-Continent航空公司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改造中心進行改裝。
具體的改裝包括:拆除機腹炮塔中的機槍。
考慮到可能會遇到比較寒冷的天氣,在機翼前端和機尾安裝了除冰器,防止燃油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