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十大名劍,排名第十的,是這一把,”老者沒有理他,自顧自拿起一個隻有劍把的古劍,“此劍看似隻有一截劍柄,其實,並非如此,隻是必須在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此劍才會有劍身顯現,而且,劍影隻會存留片刻,就隨著白晝或是黑暗的來臨而消失,此劍有影無形,鑄於商時,後被春秋時衛國人孔周所藏,名為:承影!一把精致優雅之劍!於八百年前被老夫收入劍塚!”
“真的假的?”陳春沒有被吸引,心中不屑道。
“排名第九的,是這一把,本為越王勾踐所有,曾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勾踐不與之交換,蓋因有相劍名士薜燭對他說過‘此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所以,勾踐一直將之珍藏,亡國之時才將之獻與吳王夫差,此劍劍身,一團光華綻放而出,宛如出水芙蓉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劍身、陽光渾然一體,就像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這便是‘純均’,一把尊貴無雙之劍!”
“活的夠老,就是有資本,真能吹呀!”陳春心道。
“排名第八的,是這一把,”老者又拿起一把短劍,很短的劍,“蒼鷹撲大殿,專諸刺王僚!當時,王僚身著三層狻猊鎧甲,此劍以劍氣盡破之,擊碎王僚心髒!此劍便是魚腸,勇絕之劍!”
“王僚是誰?”陳春的曆史不是很好,老者算是白說了。
“第六第七,乃是這兩把,”老者再拿起兩柄長劍,歎了一口氣,“這兩把劍乃是摯情之劍,幹將、莫邪!本在楚國,吳滅楚時,闔閭收之!”
“別蒙老子啊!”陳春已經希望麵前的劍都是真貨了,誰不知道幹將、莫邪啊?
“此乃排名第五……”老者放下幹將莫邪,再拿起一把古劍的時候,突然語音有一些哽咽。
“你怎麼了?”陳春連忙問道。
“沒什麼?”老者很快就恢複了過來,指著手裏的劍,介紹道:“此劍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一位無法知道其真實姓名的普通漁翁:漁丈人。當年,伍子胥因昏君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這一天荒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隻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他發現上遊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隻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沒走多遠,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歎,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隻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隻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而此劍,便是那把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噢!”不知道怎麼的,聽了老者的話,陳春覺得鼻子有點酸。
“前麵幾把,還都算不上厲害!這裏還有!”老者又拿出一把劍,“泰阿!威道之劍!世人都說,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而兩大劍師卻言,此乃天地所生,諸候威道之劍!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王便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願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出劍之時,劍身天然鐫刻篆體“泰阿”二字。晉王向楚王索劍,楚王拒絕,於是晉王出兵伐楚,預以索劍為名借機滅掉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