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回:死劫將至去蒼梧 拜師來到正性山(2 / 2)

霜華隻覺得渾身無力,四仰八叉的倒了下去。上麵是青華滿眼淚光,關心的眼神;還有一眾人的擔憂,以及狐王冷俊而憂心。霜華還大腦一片空白,這真是一會天上,一會地下。跌下神壇的感覺,應該就是這樣吧?

還不待霜華多想,此時他便已落到了一處城郊。霜華也不多想,便向城裏走去。卻說此城,門上寫著鄭洲城。在看這城牆:高大雄偉,氣勢非凡。起伏處如巨龍盤旋,蜿蜒時似餓虎撲食。在看這城牆上,城門前的士兵,這一個個是:

英姿颯爽,持銑擁旄。眼若郎星殺氣重,高大威武似巨靈。執戟懸鞭,挎刀背劍。站如鬆柏鬥酷暑,勢如高山難仰止。所執之戟,寒光烈烈人膽寒;所懸之鞭,如同亢龍不知悔;所挎之刀,一輪寒月也如此;所背之劍,鋒刃之氣血猶腥。好個百戰精兵,真是大國兒郎。

這霜華過了檢查,進了城裏,一路走來,你看這繁華:八門枕青山,九街列十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萬戶千門店鋪中,珍玉瑪瑙成堆,似那金山銀山;百素千葷美食,不亞龍肝鳳膽。來來往往的行人,穿金戴銀乘車,滿眼珠光寶氣;綾羅綢緞尋常,販夫走卒從容。這真是:名城風光,大國氣象。

這霜華一路穿州過府,三兩月便過了數十國度。此時霜華紮竹做箋,輕眼又是半月時光。現在霜華,已乖箋在東洋大海之上了。說此時風大浪急,霜華趴在箋上,抓著竹繩,寸步難行。

在說此時,第八天白狐山上。青華此時:倚欄望,多少相思情。萬水千山瞧一遍,不似那時花月夜,夢破春晚庭。這狐王與王妃正在吃飯,可兩人均不動筷。這王妃是:手蕉眼中淚已淺,紅顏玉容漸憔悴,人還未老心已老。這此時,日如春秋遙。這狐王也不知如何安尉,便拿起酒杯欲飲。這狐王剛要喝下,便是心中一咯噔;便放下酒杯,向杯中一看,便見到霜華被風浪所阻,還有海妖向他遊去。

這狐王大驚,往杯中吹了一口氣。霜華這裏,隻見一陣風吹來。這竹箋也不打轉了,一路向北海行去;這一眾海妖見這風,便如萬刃戈矛,立時碎屍萬段。這霜華得神風相助,便一路順風順水,不大時便在,北海一處島上登陸。這島之美,有詩為證:

北海之北去國數十個,有島名不知。

方圓三百裏,上有春風細雨出入群山常潤之。

琪草瑤花不知秋,島內四季全在春光裏。

麒麟山中跑,彩鳳空中戲

蓮子如珠,荷葉如舟;仙鹿如麟,青鸞如雞。

島內有山名正性,雲飄霧隱無四時。

仙人宮內演妙法,靈寶妙理無窮至。

道徒門生遍天下,聽得妙音皆成真。

海外仙人常過往,皆去朝會行拜禮。

萬仙大朝會,漫卷雲西。

相和作浩歌,聲徹北海沿。

浮雲間撫十三弦之極樂音,力士朝元壘講法壇高三萬六千尺。

蕭城翻山過嶺,趟澗行川,在一山上見了兩人。這兩人一老一少,一胖一瘦;老的滿頭白發,大肚能容天下事,少的星眉劍目,瘦壯筋骨堪稱奇。這二人正在爭吵,你聽他們在吵什麼?老的說:“那山好。”少的說:“那水好。”

老的說:“那山好,有一首《十六字令》,你聽;山,層巒聳翠雲霧隱。幾春秋,花草時時新。”少的說:“那水好,我也有一首《十六字令》,你聽;水,煙雨輕柔天已遠。翠薇分,白虹射碧藍。”兩人正說到此處,霜華便在一處草從裏跳出。向二人一鞠身抱拳道:“兩位出世上仙,請收我為徒吧。小子我一心向道,從第八天來,不遠千萬裏呀!”

那二人聽霜華訴苦哀求,便都一笑。這老的道:“原來是第八天的真靈,我二人可不敢收你為徒。”霜華聽後著急,欲問原由;那少的不待他問,便道:“你是盲人點燈,找錯了門。我二人是北海散仙,修行隻圖個自在,教不了你的!”

霜華接著道:“那二位不如結個善緣,指點一處名山?感激不盡。”那老的道:“你在此向東二十裏,有一正性山,那裏住著一老仙人,號淨塵祖師。你去那裏碰碰運氣吧。”霜華得到指點,興奮的上山不提。

此時隻說,霜華來到了正性山山門。童子問了原由,便領霜華入了山。霜華至山頂一看,那真是:千峰開戟,萬仞開屏。雲色微慕輕鎖翠,雨潤碧色冷含青。崖壁掛老藤,古樹畫成屏。冉冉白雲,夜半高遮千裏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渚蓮千朵白,岸柳兩行青。起伏龍脈自是好,必有高人隱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