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妖魔鬼怪、仙佛神靈?
料想很多人說有,很多人說無,你說呢?
遙想當年,還未稱聖做賢,隻是個破落道觀裏的破落野道的薑伯牙薑家聖人,便被一黃口小兒問過這個問題,結果是,已三十而立的大人被黃口小兒問的麵紅耳赤,諾諾言癡,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塞了塊糖點,噓了一聲,便掩麵而去。
有那麼難回答嗎?
隻因薑聖人說有吧,奈何他實實在在、的的確確沒在俗世凡塵裏見過,雖說還未是聖人,可他覺得自己是個正人,正人怎可胡謅!
也幸虧薑聖人沒見過,不然他肯定會五體投地,跪仙神個感天動地,祈求仙神讓自己在不惑知命前就名揚四海,而不是鄰近古稀之年才有人垂青識才。
可說沒有吧?薑聖人當時道袍加身、浮塵於手,吃的是孝敬三清老爺、四禦大帝才得來的辛苦飯,說沒有,不被打臉啊,以後怎麼活?
從那件事之後,薑家聖人便關了破觀脫了道籍,背上一隻破竹箱簍,化名為正庸先生,開啟了慢慢三十載“腳下行學”的天下遊路,最後與淮河岸邊築廬而居,過上了釣魚翁的閑雲野鶴生計,直到……
這也是後輩讀書人年滿十八之後便要負笈遠行的由來。
後來正庸先生薑伯牙就在《聖人誡》裏記下了這件小事,且說出了兩句名垂千古的話語,是為聖人言。
其一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忌糯也。
其二則是,世間蒼生為大,心心念者,神鬼不擾,仙魔難亂,身正也,其浩然為尊,與地厚存,不滅也。
再後來,天下四士中的某人在未名動天下之前,讀到上麵一句話後,也感歎的說了幾句:
“借問天地何壽?不理蒼生難為,神魔仙鬼,不如去散……”
……
大夏安泰十八年,八月十六,夜來三更時分
鳳南牧州汾安郡,葉城外城內,靠北一座大宅裏。
此時空野暗深,月隱昏雲,有風稀來卻力重,不免幾分淒冷。
說大宅不假,但說老大宅更為適合。
老宅三進院裏,正有兩人守在一門前,左右分坐,都縮著身子裹著一披看不出顏色的厚衫,看那模糊架勢,這兩人應是宅內下人,估摸著是代替宅中主人在這守靈過夜。
那兩人頭上各有一隻白皮燈籠懸掛,燈籠皮上都寫著一個大大的“安”字,隻是難猜這“安”是姓安還是“安”靈穩字。
白皮籠中燭火淡淡,連累著籠影也明明暗暗來回往複。
這時分,守靈熬夜的兩人都已昏昏睡去,裹著厚衫不知沉浸在什麼夢裏,做著什麼不屬於下人的場景。
距離門前左邊四五丈,是當年宅邸老主人請包子山上苦字輩的大師點納的山水假局。
屬堪輿以壁壘兮,作山水相以納吉。大大水池呈八卦形,水池中的假山花景被夜色襯著,似一頭山虎張著血盆大口,正朝著門前兩人撲去的樣子,凶狠非常。
一隻黑貓正趴在“虎首”上,閉著眼舔舐著剛剛撕裂過老鼠內髒的右爪,樣子十分愜意享受。
如若月光大明,會看到墨紅色的血珠正順著黑貓兩邊胡須緩緩滴落,嘀嗒,嘀嗒,嘀嗒……一下一下又一下。